数学《第六单元: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免费下载
数学《第六单元: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免费下载第3页

  5+3=8 65+3=68 48+20=68

  60+8=68

  分析各种算法,可以看到它们的共同点,都是把两位数加两位数转化成若干道连续的、已经掌握的、比较容易的口算。即都是利用已经掌握的一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加整十数、整十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等基础性口算,进行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不同点是具体的分解和转化有差别,计算过程以及每一步计算的具体内容不同。

  教学时首先要关心的是学生在转化过程中,对数的分解与组合的可行性与合理性的理解,以及表现出来的思维的连续性和灵活性。因为这些转化不仅解决了新的计算问题,而且发展了学生的推理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先学探究

  1.口算:

  15+4 8+9 20+3 7+16

  让学生说说是怎样口算的。

  2. 出示例1的情境图。学校跳绳比赛活动,你从图中能知道什么?根据这些已知条件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小红跳了多少下?小军跳了多少下?

二、交流共享

  明确问题:"小红比小华多跳23下,小军比小华多28下"是什么意思?分别怎样列式?

  学生口头列式,教师板书算式,提问:你能口算出得数吗?

  同桌之间互相说说是怎样算的。在此基础上,在指名说说,并适当加以点评。对于不同的口算方法,教师可以有选择地板书。

  引导学生总结两道算式的共同点,揭示课题: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

  提问:这两道题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交流中小结:这两道题都是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时都可以采用相同的思路和方法,只是第一道相加时不需要进位,第二道相加时需要进位。今后在口算时要注意适当加以区分。

三、反馈检测

1.完成"想想做做"第1、2题。

  让学生看清题意后把口算的结果直接写在教材上。

  集体反馈,电脑验证。

  比较每组题的异同点。

  第1题让学生体会如何在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基础上思考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

  第2题让学生体会进位加与不进位加在计算方法上的联系与区别。

2.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