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 项羽之死 教案
2018-2019学年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 项羽之死 教案第3页

什么性格?

明确:"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极端的自负;"为诸君快战",勇武。

5、第三段中项羽有三次行动,请分别找出,从中可见项羽是个什么样的人?

三次行动:

第一次:项羽--大呼、驰下、斩将

汉军--皆披靡

(提问)遂斩汉一将"中的"遂"字有没有什么特别的表意作用?

明确:说明项羽"斩汉一将"轻而易举,从而表现出项羽的勇猛善战。

第二次:项羽--嗔目叱之

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通过对比,表现出项羽的勇猛。)

第三次:项羽--弛,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亡两骑

(教师总结:三次行动,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了项羽如猛虎一般的气势和战斗力,英武形象栩栩如生。非常精彩!)

(提问):三次行动之后,有一段项羽与部下的对话,有什么作用吗?

明确:说明项羽刚才的勇猛杀敌主要是向部下证明他的失败是"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从中可见项羽的性格:勇猛、自负。

6、为什么项羽"欲东渡乌江",却又在有船可渡的时候不渡了呢?

明确:亭长的话使项羽心中产生深深的"无颜见江东父兄"的羞愧之意,所以决定不渡乌江。从中可见项羽的性格:知耻重义。

补充:项羽在乌江边拒渡,赐马,赠头,表现了人物哪些性格?明确:知耻重义。

7、教师小结:

故事 人物形象 语言 写法 垓下之围 多愁善感 惊、起、饮、歌、泣 动作、语言、映衬 东城快战 勇猛自负 天之亡我,非战之罪!"遂" 动作、语言、场面 乌江自刎 知耻重义 笑答、"吾为若德""遂自刎" 神态、动作、语言、对比 项羽的形象跃然纸上:有诀别美人名骓的血性柔肠,有感天怨时的自负自叹,有拼死决战的勇猛刚强,有乌江拒渡的知耻重义,有赐马赠头的豪侠意气。正如古人云:"精神气血,无所不具。"

8、四面楚歌之时,项羽慷慨悲歌,有人说项羽失天下的最后时刻所心疼的只有宝马和女人,你同意这种说法吗?项羽慷慨悲歌表现了什么样的思想性格?

明确:爱女人是重情,爱战友是重义。项羽慷慨悲歌表现他多情善感,男儿有泪不轻弹,何况男儿中的男儿,这里写项羽"泣数行下",渲染出一个末路英雄。

9、项羽悲歌泣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这个场面说明了什么?

明确:众位勇士对项羽的畏惧和尊敬。左右随从对项羽的怜悯,不忍心看到他哭泣,写出项羽处于绝境时的凄惨状况。

10、项羽面临失败时,多次强调"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表现了项羽怎么复杂的心里?

明确:表现项羽对自己的战斗能力充满自信,又无法改变现实灭亡的现实,认为是天命安排。

11、你认为项羽失败的原因真是"天之亡我"吗?你认为是什么造成项羽失败?

性格缺陷:优柔寡断,匹夫之勇

政治错误:不懂笼络人心,残暴凶狠

军事失败:分封天下,养虎为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