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苏教版数学公开课《第二单元:比一比》教案教学设计
一年级上册苏教版数学公开课《第二单元:比一比》教案教学设计第3页

课题:比一比 课时: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认识长短、高矮和轻重的含义,体会比较的一般方法,能结合具体情境比较并说出两个简单物体的长短、高矮或轻重。

2.使学生经历比较的活动,初步形成长短、高矮和轻重的观念,初步了解比较的简单方法,培养初步的观察、判断和推理的能力。

3.使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现象与事实,并能与同伴交流自己的认识,培养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比较长短、高矮、轻重等。

教学准备:学生每人准备一根毛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出示教材例题场景。

谈话;小朋友,这是校园的一角。请你仔细观察,图上都有些什么。

2.揭示课题。

启发:你觉得图上石榴树和柿子树有什么不同?小朋友跳的两条绳子会有哪些不同?

谈话:校园一角的两棵树高矮会有不同,绳子可能长短不同,这些都是比出来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比一比,比出一些物体的长短、高矮、轻重或大小。(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体会方法

1.比较长短。

引导:请看图上两人手里的跳绳,你觉得哪条绳长一些,哪条绳短一些?

现在两条绳在两人手里,都是弯弯的,大家说不清哪条长些哪条短些。你觉得可以怎样比出跳绳长短?互相讨论讨论,再说给大家听听。(板书:比长短)

  谈话:可以把绳子拉直,一端对齐,看另一端就可以比出绳子长短。那么我们来看一看。

出示教材小朋友跳绳图和比较长短的图,要求学生比一比,长的画"√"。

交流:哪条绳长一些,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追问:我们刚才是怎么比出绳子长短的?

指出:比较两根跳绳的长短,就要把这两根绳拉直、一端对齐,香另一端比一比,就可以知道结果。现在我们发现,红绳比黄绳长,反过来可以说黄绳比红绳--(短) 。

让学生说一说;红绳比黄绳长,黄绳比红线短。

2.比较高矮。

引导:滑梯上有两位小朋友,他们两人可以比一比什么?(板书:比高矮)

提问:从站在滑梯上的图看,你觉得两人谁高一些,还是一样高呢?说说你的想法。

要能一眼看出来他俩的高矮,你觉得他俩怎样站着比,比较方便?

谈话:小朋友都知道,比高矮要站在同样高的地方来比,就能一眼看出来。(出示教材上滑梯图和比高矮的图)

现在请小朋友自己比一比,高的画"√"。

让学生交流比较结果,说说哪个比哪个高,哪个比哪个矮,并说说比高矮一般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