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山中访友》教案(共两课时)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山中访友》教案(共两课时)第4页

  【设计理由】:这一环节是本课时的重点部分,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通过交流"从哪些描写中可以看出"我"和山里的"朋友"有着深厚的感情?",引领学生自主解读文本,从字里行间去感悟作者丰富的想象、独特的感受!注意,精彩的语段要引导全体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使用说明】:这个问题出现的时机,要建立在学生们反复诵读课文的基础上,对课文有了一定的了解。

   【思路导航】:

  1.从哪些描写中可以看出"我"和山里的"朋友"有着深厚的感情?细致深入地读课文,找出描写可以看出"我"和山里"朋友"有着深厚感情的有关语句,读一读,批注体会,然后2人小组交流。

  2.作者是用什么方法将自己的感情表达出来的?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比喻、拟人、排比、想象)

  三、巩固练习(语段阅读,重点突破)(10分钟)

   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我热切地跟他们打招呼:你好,( )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你好,( )的溪流!你吟诵着一首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你好,( )的瀑布!你天生的金嗓子,雄浑的男高音多么有气势。你好,( )的悬崖!深深的峡谷衬托着你挺拔的身躯,你高高的额头上仿佛刻满了智慧。你好,( )的白云!你洁白的身影,让天空充满宁静,变得更加湛蓝。喂,( )的云雀,叽叽喳喳地在谈些什么呢?我猜你们津津乐道的,是飞行中看到的好风景。

  1.按原文在括号中填入恰当的形容词。

  2.选文采用( )、( )的修辞手法,依次写了 、 、 、等景物,表达了作者 感情。

  3.文中划线的句子是( )句,请将它改为陈述句。

  4.文段中的人称有什么变化,这样的变化有什么好处?

  5.用" "画出文中的一句拟人句,并仿写一句。

四、拓展延伸(课外链接,提高能力)(5分钟)

   假设你是某一景物,与游人互诉心声,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文字。

  【设计理由】:此题注重学生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借鉴课文写法,发挥想象力,抓住景物的自身特点,从某一景物的角度出发,重点突出景物的心声,点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保护环境的主旨,从而形成写作能力。

五、总结全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