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一 3.3.2静摩擦力 教学设计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一         3.3.2静摩擦力   教学设计第2页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中一年级的学生,求知欲望比较强;学习了重力和弹力,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会分析简单的现象,但不深入。

  另外,通过前面几章的学习,学生基本适应了高中的学习方式。  由于高一学生的思维具有单一性和定势性,他们容易接受相对形象的滑动摩擦力,而对相对抽象的静摩擦力的方向感到比较难理解,因此我确定本节课的难点是:静摩擦力方向的判定 学习目标 1、能准确说出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的区别 2、结合实例分析,能准确的判断静摩擦力的大小,并能区分静摩擦力与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 3、结合实例,掌握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方法,并能准确分析物体所受静摩擦力的方向 重点 会根据物体的平衡条件简单地计算静摩擦力的大小. 难点 认识静摩擦的规律,能准确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 评价任务 评价任务1:静摩擦力 评价任务2:静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 评价任务3:静摩擦力的判断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效果及问题预设 导 回顾动摩擦力的基础知识,引入静摩擦力 认真听取老师的讲解,回答教师的问题   思 教师在教室内巡视观察, 在巡视中,记录每小组同学的闪光点和存在的问题,关注学生的神态表情和自主学习的动态,特别注意个别学生的情况。 学生按照课堂学习提纲上的要求,自学深思,勾画圈点,分析归纳;然后独立自主完成导学提纲中:  

 

 

 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的主要区别? 议 学生自主学习结束,教师立即通过投影出示学生思考和讨论内容。

提示开始讨论,教师走下讲台巡查审视各个小组,如有必要可提醒讨论进度、点拨个别疑惑,告诫不在状态的学生,特别是要注意发现各小组有争议的共性问题。 全体学生根据教师出示的讨论题目,按照小组起立讨论:先两两讨论-重点解决导学提纲中填空和思考题,对于有一定难度的地方,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组内共同解决。

1、 静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是否有关?最大静摩擦力与那些因素有关?

2、 如何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

3、 静摩擦力一定是阻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