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提分资料卡(二十二)
2011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提分资料卡(二十二)第4页

的霓红灯,人们所站立的也不再是生育万物的土壤,而是硬的让人无法留下足迹的柏油路。

感受乡村在此刻显得如此重要。久居于钢筋森林,绕行于水泥迷宫的人们需要乡村。需要去感受乡村的微风,田间的细雨,夏夜的蝉鸣。只有这样,人才不至于成为城市的奴隶。才不至于像埃苏克佩里所讽写的那样"早已失去了对美的感受,只关心那一串串的数字"。

感受乡村,是对自然的感受,却又不止于对自然的感受。五千年的农耕文明早已将文化的龙脉埋藏于一个个平凡的村镇之中,而这些村镇也无一例外的忠实地守护着自己的文化。

当城市中的舞台被韩剧、美剧占领时,乡间那一个个自建的戏台上却仍不时响起柔软越剧,雄厚的秦腔还有那让一个时代为之倾倒的京戏。这一次乡村顽强地坚守着几千年的风俗、习惯,不止是戏剧、根雕、木刻,甚至就连一些节日也只有在农村才能感受。感受乡村,感受人对先祖的回归。

感受乡村,此时不再成为文人骚客的阳春白雪,更成为了每一个城市人的必修课。而那一个个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的民家,一条条被热捧的古镇游线路便是最好的证明。

城市化的扩张不可避免,城中村,结合部的改造也不会停止。但我们可以在喧闹的生活中去感受乡村,去找回我们在城市中所迷失的自然和文化,去体会乡村中直入人心的感动。

【点评】 议论需要有思考的深度。层次性、思辨色彩值得肯定。第4~5段从乡村自然到城市文化还可以,但随后思想认识立马就差下去。最后得分52分。

3.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问题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是《鹊桥仙》的佳句,意思是,尽管相会的时间极其短暂,但只要双方真挚地相爱,坚定不移,则年年必有此会,这是无尽期的爱,永恒的爱;而人间夫妻即使朝朝暮暮形影不离,也终有生离死别之日,以此永恒的爱与人间有尽期的爱相比,岂非"胜却无数"吗?这就是短暂和永恒的辩证法。至此,词的主旨就升华到了一个哲理的高度。

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去分析问题,才能全面地认识问题,避免认识的片面性。分析问题时,既要看到它的这一面,又要看到它的另一面;既要看到它的正面,也要注意它的反面。孔子说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就很辩证地说明了学与思的关系。

鲁迅的《拿来主义》就是采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问题的。从全文来看,对文化遗产的态度应该是既"占有",继承好的,又"挑选",剔除坏的;既不是无选择地兼收并蓄,也不是盲目地全盘否定。

一篇《勇士耶?莽夫耶?--评漂流的价值》的议论文在评论尧茂书单人漂流长江不幸遇难之事时,作者这么写:

首先,我们不能把漂流单纯地看作是年轻人寻求刺激。试想一只古老的皮筏,载着血肉之躯,与"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长江搏击,难道是一般人所能为之吗?他们是要为中国人争一口气呀!在过去那段令人心酸的日子里,外国的炮艇轮船在长江上肆意横行,长江航道就是英国人首先打通的。国耻呀!现在,美国人又宣布要首漂长江,于是,以尧茂书为首的一批勇士站起来了,前赴后继,终于完成第一漂的壮举。所以,他们的精神实在可敬,能够催人奋进。

之二呢?乃是我对漂流者过虎跳峡的方式感到吃惊。一个橡皮艇,密封的,四周捆上一些轮胎,人就在艇里,任激流冲打,里面的人根本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一旦漏水,便意味着死神降临;否则,功成名就,成为征服长江的英雄。试问,这行动与昏天黑地的赌博者有何区别?如果说坐在皮筏里靠船桨与长江搏斗是使用蛮力,那么躲在皮艇里漂流又算什么呢?惭愧呀!

诚然,漂流在精神上是足以称之为勇士,而在行动上呢?只能算是莽夫。进一步想,目前亟待漂流的果真是长江、黄河吗?我们今天所从事的伟业不也像一条待漂的长河吗?朋友们,凭着自己的才华和胆略,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到改革的洪流中去搏击吧!在这漂流中,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