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提分资料卡(二十二)
2011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提分资料卡(二十二)第2页

的观点。

5.条件分析法

条件分析法,就是在引述一个事实论据后,对其成功的条件作出分析的一种方法。例如,一篇议论文在论述"艺术修养与科学成就的关系"时,有如下两段论述:

近年来,我常常听到人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不能贡献出一个爱因斯坦?原因也许是多方面的。一般说来,造就一个爱因斯坦除了高超的数学、物理知识外,还需要有广阔而深邃的文化背景。

其中艺术素养便是一大因素。如果爱因斯坦对艺术的美无动于衷,人们有充分的理由可以怀疑他的心中是否能树立起科学(真理)的美学标准。而没有这种标准,他就难以在科学上作出划时代的贡献。

音乐、绘画和文学诚然不会直接教你如何去解微分方程,但是却能拓展你的文化背景,丰富你的想像力,提高你的审美感和精神境界,从而有助于你成为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获得成功,原因也许是多方面的,但作为必要条件之一,艺术素养是不可或缺的。有了这一番分析,这一论据对论点的支撑就显得准确到位。

6.假设分析法

假设分析法,就是运用假设推理对所列举的论据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运用这种方法,首先必须较完整地引述论据,然后提出形成条件并不存在的假设,并据以推导出一个与事实完全相反的结果,在不同的条件与结果的比较中,其形成条件的必然性就得到了有力的论证。例如《六国论》中的一段分析: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再如《生活的磨难可以激发创作灵感》的一段分析:

如果李白当了大官,享受荣华富贵,不用流浪江湖,那么诗仙的豪迈与脱俗肯定与他无缘;如果李煜一直当着皇帝,那么他就永远只会作一些才子佳人的词,而不会留下如此多的千古绝唱;如果没有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苦难,那么李清照也只是一个平凡的封建妇女。生活的苦难与磨炼,是他们创作的源泉。

运用此法分析事例,可大大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7.补全分析法

从具体技巧来看,除了以上方法外,写议论文时要善于运用"固然""诚然""假如""不过""但是""退一步讲"等词语,一篇短短的800~1 000字的议论文,有时很难全面地表述清楚,为了使论证更加全面,同学们要善于使用这些词语作开头的语句表达。

以前的高考曾经考过"近墨者黑/近墨者未必黑"的辩论,这样的文章就极容易失之片面。写作时,选其中的任一题目都要注意"补全"或者说"补漏洞"。

比如,若选写"近墨者未必黑",主体论述这一观点以后,在收尾的时候,就应该以这样的结尾段收束:诚然,我们主张近墨者未必黑,但也并不否认近墨者黑的观点,我们只是说一个人如果具备了自我控制能力,我们就有"近墨不黑"的条件。再如《谈意气》一文,在论述"人生需要意气"这个论点后,可以这样补全:"固然我们追求意气相投,人生需要意气奋发,但是,我们也要防止意气用事。"

二、学会辩证说理

一篇好的议论文,绝不能宣传片面的、孤立的、绝对化的观点。一般情况下,对议论中心进行辩证分析,通常要注意以下哲学观点的运用:

1.用发展的观点分析问题

世上的万事万物都是在运动、发展、变化之中。我们发表自己的观点,论证一个问题的时候,如果采用静止不变的观点分析,就不可能揭示出内在的客观规律,就必然违背事理;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