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安徽省太和县城关镇中心学校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第18课三国鼎立
【人教版】安徽省太和县城关镇中心学校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第18课三国鼎立第3页

  先请C和B层次学生回答,再让A层次学生补充。

  官渡之战胜利后,曹操基本上统一了北方。统一后的曹操满怀着豪情写下了豪迈的诗篇(课件展示《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师问:这名诗反映了他的什么心情呢?生:想统一南北、一统天下。由此过渡到第二框内容。

  2.赤壁之战 

(1)"三顾茅庐"的故事(学生结合104页图片,表演自编小剧本)。

(2) 课件动态显示赤壁之战形势,播放"赤壁之战"影片片段。

(3)学生自读教材,以表格形式落实知识点(时间、交战双方和结果)

  (4)学生思考并讨论: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而赤壁之战又以多败少的原因,然后由教师明确完善。先请C和B层次学生回答,再让A层次学生补充。

(5)引导学生分析认识:赤壁之战以后三股政治势力旗鼓相当,势均力敌,三分天下初露端倪,全国统一的客观条件尚未成熟,这样就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6)教师展示戏曲中曹操的扮相,学生尝试评价,并由此引出问题:曹操是三国人物吗?过渡到第三框内容。

3.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1)学生阅读教材,回答三国鼎立形成情况,完成表格:

政权名称 时间 创建者 都城(今名) 魏 蜀 吴   学生明白曹操是东汉末年人,不是三国时期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魏国在北方,蜀国在西南,吴国在东南,如同鼎的三足),使我国从东汉末以来的分裂割据走上了较大范围的局部统一,因此是历史的一大进步。

    (2)引导学生完成课后"活动与探究"1和2

  (3)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魏、蜀、吴三个小组),每个小组写一篇发言稿介绍自己国家(必须的内容:建国时间、都城、建立者、本国所处地、本国经济)。教师补充:孙权派大将卫温率船前往夷洲(今台湾),这是大陆与台湾交通最早的记载。可见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4)评价曹操、诸葛亮(启发学生思考,得出结论:曹操完成统一北方的大业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