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一 第5章第2节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教案
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一 第5章第2节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教案第2页

  导入:

  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思考

  教师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结构图   课件展示材料:纯净的ATP药品的颜色、使用方法及药效。

  提出问题:

  1.ATP有什么作用?

  2.为什么说ATP是细胞的能量"通货"?请举例说明。

  3.除了ATP外,生物体内还有哪些能源物质?最主要的能源物质是什么?   学生阅读、回答问题。

  学生讨论,举例说明。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的提示尝试构建ATP利用的知识网络结构图。最终归纳出ATP的能量可以转换成:机械能、渗透能、化学能、电能和光能等。

  学生回答已知的能源物质。   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考察学生对已有知识的掌握情况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   学生构建好ATP利用的知识网络结构图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并作必要的总结。

  教师继续提出问题:

  其它的能源物质(如葡萄糖)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也能直接供生命活动利用吗?

  教师展示材料:萤火虫的发光的原理,葡萄糖能否使萤火虫发光的实验探究及材料用具。

  要求学生根据材料对实验进行探究,并完成相应的问题。

  学生完成实验探究后,教师组织学生对实验进行分析,对实验进行适当的小结。

  提出问题:

  哪一种结论最可能?

  学生阅读背景材料,认真思考、讨论,根据实验素材对实验探究作出科学合理的假设,补充完整实验步骤,尝试对实验进行预测,并归纳出最可能的实验结论:ATP是直接能源物质,葡萄糖不是直接能源物质。

  培养学生质疑和探究能力。

  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教师引导学生阐述ATP的化学组成、结构和特点   教师接着提问:

  1.ATP具备怎样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2.ATP的A与核酸中的A一样吗?结合ATP的结构图进行比较。   学生写出ATP分子的结构简式,并说明其含义。

  学生阐述ATP容易水解的原因: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ATP分子中远离A的那个P就脱离开来,形成游离的Pi,同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供生命活动利用。   让学生进一步明确结构与功能的对应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