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一 第5章第2节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教案
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一 第5章第2节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教案第3页

  教师引导学生构建ATP生成途径的知识网络结构图   教师组织学生对ATP的化学组成、结构、特点进行分析和归纳。

  接着教师进行设问:细胞的生命活动时刻在进行,ATP一直在被消耗,那么人体中的ATP含量很多吗?

  教师展示材料:人体每天ATP的消耗量和人体ATP的含量。

  提出问题:

  1.ATP怎么及时补充?

  2.ATP的生成途径有哪些?

  学生思考,回答:

1.人和动物等可以通过呼吸作用及时形成ATP。

2.植物可以通过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及时形成ATP。

根据教师的提示学生尝试构建ATP生成途径的知识网络结构图,标明人和植物的不同途径,以及标明ATP的合成场所。与ATP利用构成同一个知识网络结构图。

  比较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形成的ATP的用途。学生得出光合作用合成的ATP只能用于暗反应。   培养学生归纳、整合知识的能力。

  学生学会从知识网络结构图中获取信息   教师引导学生比较ATP的水解与合成途径   学生构建好ATP生成途径的知识网络结构图后,教师引导学生将ATP的生成途径和ATP利用的知识网络结构图进行整合,并尝试获取信息,教师作必要的小结。

  教师接着提问:

  1.你能说出ATP水解与合成途径的主要区别有哪些吗?请从知识网络结构图中进行归纳。

  2.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过程可逆吗?为什么?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所提出的问题,并尝试从自己所作的知识网络结构图中获取信息,比较ATP水解与合成途径的主要区别,得出:反应的场所、所需的酶、能量来源、能量去处等不同。

  讨论ATP与ADP相互转化过程,得出:物质可逆,能量不可逆

  学会从知识网络结构图中进一步理解ATP作为细胞能量"通货"的含义。   学生学会对知识进行归纳、类比。   课堂练习   学生完成ATP水解与生成的比较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必要的归纳和小结。

  最后教师指导学生完成课堂练习。   学生完成练习,尝试用所学的知识对题目进行解释。   检验复习效果,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七、板书设计:

1.ATP分子的结构简式及含义:A-P~P~P

2.ATP的生成途径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