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10-11学年同步学案(人教必修3):第5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单元整合、单元检. 人教版
【历史】10-11学年同步学案(人教必修3):第5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单元整合、单元检. 人教版第4页

  答案 B

  解析 此题是一道历史评析题,要求通过阅读材料把握作者的观点,然后结合自己掌握的有关知识进行判断。郑观应这句话的含意是洋务运动学习的只是西方的坚船利炮,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封建制度。

  7.近代中国,将"向西方学习"的内容由器物层面扩展到制度层面的较早提倡者是(  )

  A.魏源 B.张之洞 C.王韬 D.梁启超

  答案 C

  解析 解答该题要求学生首先理解器物层面指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制度层面指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然后理解四个人物的立场及学习内容。A魏源,新思潮的代表人物之一,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属器物层面;B张之洞,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创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等,属器物层面;C王韬,早期维新派代表人物之一,政治上主张进行革新,实行君主立宪,属制度层面;D梁启超,维新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属于制度层面,但晚于王韬。故应选C。

  8.民国时期的著名记者黄远生说:"盖在昔日,仅有制造或政治制度之争者,而在今日已成为思想之争。"事实上,中国近代有些事件兼有制度之争和思想之争,它们是(  )

  ①洋务运动 ②戊戌变法 ③辛亥革命 ④新文化运动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该题求解的答案是中国近代兼有制度之争和思想之争的事件,也就是带有政治斗争和思想解放双重性质的事件。洋务运动是清朝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仅反映了中国近代化在经济上的起步,尚未涉及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方面。新文化运动是一场猛烈抨击封建思想的文化启蒙运动,但不具备政治斗争的性质。符合条件的只有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它们既是要求变革或推翻封建专制制度的政治运动,也在近代中国掀起了思想解放的潮流。

  9.在近代有人曾说:"社会主义理想境界甚高,学派亦甚复杂。惟是说之兴,中国似可缓于欧洲。因产业未兴,兼并未盛行也。"但后来却又说:"物质文明不高,不足阻社会主义进行。"导致这种认识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B.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C.五四运动的爆发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答案 A

  解析 材料反映的认识变化是由认为社会主义应在发达国家建立,转变为物质文明不高,也可进行社会主义革命,这正是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

  10.一战期间,陈独秀等人在上海出版了一份以青年为对象的刊物,发刊辞有这样两句话"笃古不变之族,日就衰亡;日新求进之族,方兴未已。"作者"求变"主要针对(  )

  A.思想观念 B.军事技术

  C.经济组织 D.教育制度

  答案 A

  解析 陈独秀认为中国的落后是几千年封建文化思想禁锢的结果,当务之急是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打倒中国的封建思想而代之以西方的文明。

  11.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标志着中国近代化进程深入到思想文化领域,下列有关评述不正确的是(  )

  A.使封建思想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B.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存在全面否定的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