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搭石》教案(共2课时)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搭石》教案(共2课时)第3页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二度设计   一 细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1.出示上节课学生提出的有待解决的问题。

  2.找出与之对应的段落。

  板书:什么叫搭石?    (第1自然段)

谁?如何摆搭石?  (第2自然段)

人们如何走搭石?  (第3、4自然段)

  二 细读各段,体会情感

  1.开门见山,直插重点。

  文中哪些地方让我们感受到美?画出有关语句或段落。

  

  (1)进入秋天,天气变凉,家乡的人们会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过,这就是搭石。

(2)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3)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4)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

  2.细致研究,体会情感。

  教师:"美"这个字我们常用,用它夸人长得美,用它赞景色美。今天同学们找到文中体现的美,不仅仅局限在人的外貌、秀丽的景色。它让你们感到了什么美?美在哪里?

  任选几处重点语句或段落,根据自学提示学习。

  出示幻灯片:

  ▲ 自学提示

  

  ❋读一读所选语句。

❋根据文字内容想象画面:人物怎样想的?怎样说的?又是怎样做的?

❋这些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思维假设:

  老人踩着石头向对岸走去,忽然脚下的石头一歪,老人险些踩空。这可太危险了。老人毫不犹豫地转身走到岸边,准备再找块石头放在溪中。他连续摆了几块都不合适,石头还是太小了,老人此时已是大汗淋漓,他继续找着,终于一块大石头被发现了。老人弯腰去搬,由于石头太重,老人试了半天,也没能搬动石头。老人停歇片刻,咬紧牙关又去搬那块石头,终于把石头摆到了溪水中。老人顾不得擦汗,站在上面试了试,石头稳极了。老人咧开嘴笑了,这回谁过小溪都不会有危险了......这些可以让我们感受到老人时刻想着他人的心灵美、行为美。(交流时,鼓励学生合理想象,补充内容,表达情感。)

  三 拓展思路,加深认识

  1.你对"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怎样理解?(作者借搭石颂扬人们无私奉献、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人性美。)

  2.你对"美"有什么更深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