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分米和毫米》教学设计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
《第五单元:分米和毫米》教学设计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2页



课题 铅笔有多长  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 通过测量铅笔长度的活动,知道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2. 通过实际测量,学习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

3. 通过"估一估"、"量一量"等活动,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 教学重点 4. 通过实际测量,学习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5. 通过"估一估"、"量一量"等活动,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 教学准备 米尺、1分硬币、钱币若干(按小组分)。

学具:学生用尺、长约1分米、1毫米的物品。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随机

 反思 一、

对联导入,揭示课题

谜语引入。

身穿花衣裳,

个子细又长。

写出漂亮字,

需要他帮忙。

同学们开动小脑瓜,快快猜一猜,它是谁呢?(铅笔)

对了,这节课我们一起量一量铅笔有多长。(板书课题)

  

  

  

  

  

  

  

  猜谜 二、导语,揭题。

建立模型。

一、 认识分米。

1.估一估。

先利用已有经验估一估,发展学生的估测能力。

课前老师在每个学习小组的书桌里悄悄地放了一支铅笔,赶快把它找出来,放在桌面上,请同学们睁大眼睛,结合已有的测量经验估测一下,这支铅笔有多长,填在书中表格中。交流、汇报。说说你是怎么估出来的。

2.量一量。

在估一估的基础上进行实际测量,验证估测结果。

你能想出有根据的好办法吗?(用尺子量)

(1) 汇报结果。验证于估测的差距。

3.说一说。

通过交流,熟练掌握1分米的实际长度以及分米与米、厘米之间的关系。

你们知道10厘米是多长吗?用手表示出长度来。

板书:10厘米就是1分米。

介绍分米。

分米是比厘米大一些的长度单位.

让我们用分米为单位量一量教室里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

指名汇报。

汇报、板书、齐读。

二.认识毫米。

1. 量一量。

引导操作,设下疑问。

每个人的书桌上都有橡皮,请你用直尺量一量橡皮的长度是多少?

用厘米做单位量出物体的长度,有时不是整厘米数,因而得不到准确的结果。

要想比较准确地量出物体的长度,你们有什么办法?

那么谁知道比厘米还小的长度单位是多少?

2.议一议。

1毫米到底有多长?它与厘米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我们一起在观察和操做中获得这些知识。

指名汇报。

3.说一说。

进一步加深对毫米的认识。

1. 量一量。

解决疑问,让学生真正感受毫米的作用。

大家已经认识了毫米这个长度单位,现在我们以毫米为单位再量一下橡皮的长度。

这次量的结果与开始比,哪一个数据更准确呢?

先估计

再测量

在填一填

填在书中表格中。交流、汇报。说说是怎么估出来的

(用尺子量)

动手实践。亲自用尺测量铅笔的长度,并把结果填在书中的表格里。

再拿出格尺,快速找一找从哪儿到哪儿之间的距离也是1分米?

观察直尺,然后讨论出米、分米、厘米之间的关系。

观察直尺,完成表格,然后讨论厘米与毫米的关系。

请大家继续观察直尺,1毫米到底有多长?估计一下桌面上的学具,哪一个厚度大约是1毫米?再动手量一量,检验一下你的判断准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