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2 4.13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教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2 4.13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教案第2页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树立对外开放意识,认可和支持我国对外开放政策,并从中获得必要的现代经济意识。

(2)进一步思考如何应对对外开放给国家和个人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增强紧迫感。教育学生关心社会,关心国家,与时俱进。

  

  【重点】对外开放格局是如何初步形成的

  【难点】经济特区和浦东新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课前准备

  本节课综合性很强,涉及历史、地理、经济常识等学科内容,应注意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获取史料并得出历史结论的能力,如首选深圳等四个地区设立经济特区、开发开放浦东的原因分析。要帮助学生养成使用历史地图的习惯,教会学生运用历史地图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可以课前让学生准备中国地图,随着课堂内容的进行,学生自己在地图上进行标注,完成对外开放格局示意图,以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我国对外开放初步形成的特点,从区域上讲,我国对外开放已从沿海延伸到广大内陆,它是区域开放、梯次递进、逐步扩大的。教学时可适当调整教学内容顺序,如经济技术开发区主要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高潮中出现的对外开放新形式,可将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放在开发、开放浦东后讲,这样易使学生清晰掌握对外开放体系。

  

  

【导入新课】复习导入法--

  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发展史上伟大的转折事件,从此我国走上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快速通道。山节课我们学习了经济体制改革,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事业是如何不断发展壮大的?

  

【新课讲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