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2 4.13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教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2 4.13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教案第3页

  一、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背景

  1.国际方面:20世纪70年代国际形势走向缓和

  表现:20世纪70年代,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中美、中日关系相继实现了正常化;

   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亚洲"四小龙"等一批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腾飞。这一切都为中国的改革开放提供了难得的国际环境。

  2.国内方面:

  "十年动乱"的破坏,致使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做出了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重大决策。

  邓小平认识到"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1978年和1979年,邓小平先后访问了日本和美国。面对西方高速发展的经济,在深感中国已经落后的同时,他深刻地认识到:"环顾全球,今天世界上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没有一个是闭关自守的。对外开放的政策是中国的希望。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二、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过程

  (一)经济特区的创办

  【合作探究】什么是经济特区?"特"在哪里?

  经济特区就是一个主权国家或地区在交通便利,条件适合的地方划出一定区域,在对外经济活动中采取开放的特殊政策用优惠的办法,吸引外资,引进技术,从而达到一定经济目的的特殊经济区。中国的经济特区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完全行使主权管辖的行政区域,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

  "特"的表现:①特殊的经济政策;②不同于内地的经济管理体制。

  1.创办:

  (1)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成为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

  (2)1988年,中国设立海南省,划出海南岛设置海南经济特区。

【合作探究】阅读P58学思之窗,回答思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