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下载原创《第12课:论语十二章》教学设计教案
免费下载原创《第12课:论语十二章》教学设计教案第5页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12、子夏曰:"博学而笃(dǔ)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2.学生自由朗读,齐读。

三、探究学习、理解并背诵第九至第十二则

第九则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学习态度)"《述而》

1.结合注释理解课文,把握重点字词。

  子曰:"三①人行,必有我师焉②。择其③善者④而从⑤之,其不善者⑥而改之。"(《述而》)

①三:几个人,表示数量少,不是确数。②焉:于此,意思是"在其中"。

③其:代词,他的,他们的。④善者:好的方面,优点。⑤从:采纳,听从。⑥不善者:不好的方面,缺点。

2.小组合作翻译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学习态度)"《述而》

  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向他学习,看到他们的缺点(如果自己也有)就改正"。

3.理解这则文字所讲内容。

  这一章讲了正确的学习态度。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反省自己,取长补短,弥补不足。

4.朗读、背诵。

第十则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学习态度、人生哲理)"《子罕》

1.结合注释理解课文,把握重点字词。

  子在川①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②。"(《子罕》)

  ①川:河,河流。

  ②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意思是,时光像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逝,流逝。斯,这,指河水。舍,舍弃。

2.小组合作翻译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学习态度、人生哲理)"《子罕》

  孔子站在河边感叹道:"时光就像这流水一样消逝,它日夜不停息地向前流去。"

3.理解这则文字所讲内容。

  孔子在河流的源头,抚今追昔、满怀感慨,自告且忠告所有决心开始"见、学、行""圣人之道"的君子,要像这江水一样,从"闻其道"的源头开始,后浪推前浪,生生不息、前赴后继,无论任何时候、任何地方,无论条件恶劣还是优越,甚至出生入死,都要不断地"固守","承担""圣人之道"之行直到最终成就"不愠的世界"而不退转。"这里必须明确,这话既是孔子自己的感慨,也是对所有有志于圣人之道的人的忠告和勉励。

  故后人多用来指时间像流水一样不停的流逝,感慨人生世事变换之快,亦有惜时之意在其中。这一章既讲了正确的学习态度,又阐述了人生哲理。

4.朗读、背诵。

第十一则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道德修养)"《子罕》

1.结合注释理解课文,把握重点字词。

  子曰:"三军①可夺帅也,匹夫②不可夺志也。"(《子罕》)

①三军:军队的通称。古制,12500人为一军。 ② 匹夫:夫妇相匹配,分开说则叫匹夫匹妇,所以匹夫指普通的人,男子汉。

2.小组合作翻译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道德修养)"《子罕》

  孔子说:"一国军队,可以夺去它的主帅,但一个男子汉,却也不可以夺去他的志气。"

3.理解这则文字所讲内容。

  一国的军队,可以夺去它的主帅;可一个男子汉,他的志向却是不能强迫改变的。对于一个人来讲,他有自己的独立人格,任何人都无权侵犯。作为个人,他应维护自己的尊严,不受威胁利诱,始终保持自己的"志向"。所以这一则强调的是道德修养。

4.朗读、背诵。

第十二则

  子夏曰:"博学而笃(dǔ)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学习方法)"《子张》

1.结合注释理解课文,把握重点字词。

  子夏曰:"博①学而笃(dǔ)②志③,切问而近思④,仁⑤在其中矣。"(《子张》)

①博:广也。②笃(dǔ):忠实,坚守。 ③志:志向。

④切问而近思: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情。 ⑤仁:仁德。

2.小组合作翻译

  子夏曰:"博学而笃(dǔ)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学习方法)"《子张》

  子夏说:"一个人博览群书(广泛地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而且能多考虑当前的事情,对于自己的志向不能有过多的干扰,仁德就在其中了。

3.理解这则文字所讲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