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下载原创《第12课:论语十二章》教学设计教案
免费下载原创《第12课:论语十二章》教学设计教案第4页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dān)①食,一瓢饮,在陋巷②,人不堪③其忧,回也不改其乐④。贤哉,回也!"(《雍也》)

 ①箪[dān]: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 ②巷:此处指颜回的住处。

 ③堪:能忍受。 ④乐:乐于学。

2.小组合作翻译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dān)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学习态度)贤哉,回也!"《雍也》

  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贤德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居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那穷困清苦的忧愁,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贤德高尚啊!"

3.理解这则文字所讲内容。

  本章中,孔子称赞颜回,对他作了高度评价。这里讲颜回"不改其乐",这也就是贫贱不能移的精神,这里包含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关于学习态度方面的道理,即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为了自己的理想,就要不断追求,即使生活清苦困顿也自得其乐。

  此章孔子回环曲折,一说两叹,高度赞扬了颜回安贫乐道的高贵品质,情真意切,感人至深,流传很广,几乎妇孺皆知。

4.朗读、背诵。

第七则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hào)之者,好之者不如乐(lè)之者。(学习态度)"《雍也》

1.结合注释理解课文,把握重点字词。

  子曰:"知①之②者③不如好(hào)④之者,好之者不如乐⑤(lè)之者。"(《雍也》)

①知:懂得、了解。 ②之:代词,它,这里指学习,学问和事业。

③者:代词,......的人。 ④好[hào]:喜欢,爱好。

⑤乐[lè]:愉快,快乐。这里的意思是以......为乐趣。

2.小组合作翻译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hào)之者,好之者不如乐(lè)之者。(学习态度)"《雍也》

  孔子说:"懂得学习的人比不上喜爱学习的人;喜爱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3.理解这则文字所讲内容。

  这里,孔子强调了学习态度,即强调了学习兴趣的重要性:有了浓厚的兴趣,我们才会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去努力。孔子在这里没有具体指懂得什么,看来是泛指,包括学问、技艺等。孔子正是这一点的身体力行者,孔子听《韶乐》,"三月不知肉味,"即为明证。

4.朗读、背诵。

第八则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gōng)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修身做人)"《述而》

1.结合注释理解课文,把握重点字词。

  子曰:"饭疏食饮水①,曲肱(gōng)②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③我如浮云。"(《述而》)

①饭疏食饮水:吃粗粮、喝冷水。饭,这里是吃饭的意思,名词作动词。疏食即粗粮。古代汉语中,"水"指冷水,"汤" 指热水。

②肱[gōng]:胳膊,由肩至肘的部位。曲肱,即弯着胳膊。 ③于:对,对于。

2.小组合作翻译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gōng)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修身做人)"《述而》

  孔子说:"我整天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做枕头,乐趣也就在这其中了(也自得其乐)。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我把它看作天上的浮云)。"

3.理解这则文字所讲内容。

  孔子他极力提倡"安贫乐道",认为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不会总是为自己的吃穿住而奔波的,"饭疏食饮水,曲肱(gōng)而枕之",对于有理想的人来讲,可以说是乐在其中。同时,他还提出,不符合于道的富贵荣华,他是坚决不予接受的,对待这些东西,如天上的浮云一般。所以,这一章强调的是修身做人,这种思想深深影响了古代的知识分子,也为一般老百姓所接受。

  拓展:饭蔬饮水:后因以"饭蔬饮水"形容清心寡欲、安贫乐道的生活。

4.朗读、背诵。

四、【作业布置】

  复习背诵第四至第八则。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学习、理解并背诵第九至第十二则

一、学生默写《论语》第四至第八则

二、初读第九至第十二则,扫除语言障碍

1.教师朗读示范。学生体会语气、语调、停顿等。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