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小数加法和减法》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小数加法和减法》教案教学设计第5页

教学内容:P48、49的例2,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八第4~6题。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一位小数减两位小数、整数减小数的计算方法,进一步理解小数减法。

  2、经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自觉验算的习惯,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探索一位小数减两位小数、整数减小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探索当被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少于减数时的处理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计算8+1.4,说说是怎样算的?要想算得正确,要注意什么?(相同数位对齐后再加减,遇到小数结果末尾有0的,要化简)

二、学习新知:

  1、出示情境图,提出较难计算的小数减法问题。。

选择其中一个问题,列式并板书:8-4.75

  竖式(略)。指竖式问:这题在计算时有什么困难?怎么解决?

  (引导:被减数小数部分没有,要补0,变成8.00后算。8.00-4.75时,可以先不考虑小数点,当成是整数减法来算......)

  问:为什么要把8补成两位小数来算?相机拓展:如果减数是一位小数,8需要补成( )位小数,如果减数是三位小数呢?也就是说,减数是几位小数,被减数就需要补成几位小数来算,补0的目的是方便找到相同数位。如果减数是整数呢?

  小结:可见,被减数补不补0的变化是次要的,本质上都是便于找到相同数位,并把它们对齐了相加减。

  2、验算:为保证计算的正确性,我们需要对之进行验算,你打算怎样验算?

  补充加法验算的竖式。规范其书写格式。

  3、与"4.75-3.4"的竖式比较:为什么两题都出现了小数部分有缺位情况,一题可以直接算,另一题却要补0后再算?(指出:被减数有空位要补0,减数有空位可以不补0。)

  4、学生练习另几题较难的减法计算(做在书上)指名板书。讲评。

  3.4-2.65 8-2.65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

  (1)第1题,学生独立计算,交流结果。

  (2)第3题,读出上的新,并依次回答两个问题。

  交流解法。问: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并解答吗?

2、完成练习八的部分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