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学案(湘教版必修3)
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学案(湘教版必修3)第4页

  乳畜带:分布在美国东北部和沿五大湖个州。原因:这里自然条件不适宜种植谷物,但有利于牧草的生长,适宜发展畜牧业;地处美国最大的工业区,人口众多,农产品市场需求量大。

  小麦带:分布在美国中部和北部地区。原因:这里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有利于机械化生产,高温期和多雨期一致,水热配合好,适合小麦生长。生产的小麦质量优良,大部分出口。

  玉米带:分布在美国乳畜带以南地区。原因:这里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热条件适宜玉米的生长,接近乳畜带,可为乳畜带就近提供饲料。玉米是美国重要的出口农产品。

3、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美国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途径(可供借鉴的经验)(b)

  存在问题:对自然资源开发强度过大(如导致沙尘暴频发),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导致农业生态恶化,影响农产品食品安全;高度的机械化生产,能耗大,农业生产成本高。

  解决途径: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节水农业、精确农业、"处方"农业;发展农业新技术,采取限耕、休耕、补贴政策和农业生态保护政策,促进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第五节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1、煤炭与鲁尔区的繁荣

鲁尔工业区兴起的主要区位条件(a)

  煤炭储量丰富和水运便利是鲁尔工业区兴起的主要区位条件。具体为:⑴煤炭资源丰富:储量大,开采条件好。⑵充沛的水源:有莱茵河、鲁尔河、利珀河三条河流流过。⑶水陆交通便捷:位于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三条河流和人工运河都可通航,为原料运入和产品的运出提供了条件。⑷离铁矿产区较近:初期来自法国的洛林铁矿,后期来自瑞典、俄罗斯等地,依靠莱茵河的运输,铁矿运输方便。⑸广阔的市场:德国以及西欧发达的工业为鲁尔区工业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2、煤炭与鲁尔区的衰落

鲁尔工业区衰落的原因(b)

  ⑴鲁尔区属于"移铁就煤型"工业,其产业结构的主要特点是以煤炭工业为基础,以钢铁工业为主导,并高度集中于少数重工业部门。生产结构单一是衰退的内在原因。⑵廉价石油、天然气的广泛使用,是煤炭工业衰退的主要原因。⑶世界性钢铁过剩危机是钢铁工业衰退的主要原因。⑷新技术革命的冲击是传统工业区衰退的根本原因。⑸工业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严重,生态恶化,是新兴工业不愿到此落户的主要原因。

3、鲁尔区的新发展

鲁尔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c)

⑴调整和升级产业结构;⑵调整工业布局;⑶有效治理环境污染,美化环境;⑷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络;⑸发展科技和第三产业,繁荣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