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3:孔子与老子(岳麓版(08版))
必修3:孔子与老子(岳麓版(08版))第3页

  治文明,这一点与孔子"礼"的观念有相通之处。孔子的"德治"思想是古代政治文明的最高表现。孔子"德治"思想中包含着许多有价值的东西,如教育为先、利民富民、取信于民、举贤用贤、身正令行的主张以及反对暴政,反对苛政的思想。孔子的"德治"就是主张通过教育,提高民众的文化知识和认识水平,实行自律化的管理,以达到社会的治理。"德治"思想至今仍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3.对鬼神的态度

对鬼神的存在持怀疑态度,主张"敬鬼神而远之",把解决和探讨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地位。

  ★要点点拨 孔子"敬鬼神而远之"的思想主要包括两方面的涵义。一是基于对自然现象认识的不足,对鬼神存有敬畏思想;一是强调关注现实社会,把处理现实问题放在第一位。

  (三)教育思想

  1.主张"有教无类"。孔子是最早创办私学的人之一。他招收学生,不分贵贱,使受教育者的范围得到扩大。

  2.主张"因材施教",针对学生不同的特点,采取特殊的方法启发诱导。

  3.主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要求学生在学习上要实事求是。

  4.强调"温故而知新",主张学习要反复温习,要有恒心,要坚持不懈

  5.主张"当仁不让于师",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坚持正确意见。

  6.主张把学习与思考结合起来。孔子指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阅读提示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孔子的名言。出自《论语·为政》。准确认识这一名言,首先必须理解"罔"和"殆"两个字的含义。"罔",迷惘。郑玄注:罔,犹罔罔无知貌。"殆"有两义:一为危殆,疑不能定。一为疲殆,精神疲怠无所得。此处应为第一种含义。孔子首倡学思并重,对孔门弟子有很深影响。我们阅读这一引言,不仅要理解其含义,更重要的是要能够用它指导自己的学习活动。

  二、老子

  (一)历史地位:春秋时期重要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宇宙本原的哲学家。

★阅读提示 注意教材对老子的评价,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而不是"道教"的创始人。不要把"道家学派"和"道教"混为一谈。道家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派别,道教是形成于东汉的以"道"为最高信仰的传统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