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3:孔子与老子(岳麓版(08版))
必修3:孔子与老子(岳麓版(08版))第5页

  张"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智,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这些都在历史上产生了消极影响。你能举例说明这种消极影响吗?

答案提示 点拨   老子把矛盾双方的转化看作是无条件的循环往复,看不到人主观能动性,对历史发展抱着消极悲观的态度,希望社会倒退。中学生如果持这种态度,就会消磨自己的意志,使学习失去动力;工作人员持有"无为"的思想,就会导致工作不思进取,出现"不作为"的错误倾向;农民中存在的"小富即安"的思想,严重阻碍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等等。

  人的主观能动性,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绝对地强调"无为"则会妨碍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   (三)影响:

  老子的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对中国文化,包括哲学、伦理学以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道德人格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阅读提示 老子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它包含了哲学、伦理学等学术领域,也涉及到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道德人格等民族特征方面。现实社会中的许多观念都能够找到老子思想的影子。

【活学巧用】

  例1:阅读下列四幅图片,可以获取的信息主要有

  

  

  

  

  

  

   ①孔子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②孔子是中国古代的政治家

   ③孔子对中国教育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④孔子提出了"正名"的主张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A

解析:前三幅图片的出处突出地反映了孔子在世界各地的地位。第四幅图片反映了孔子曾担任鲁国的高官。第二幅图片的内容是孔子讲学的场景。由此可以判断①②③项是正确的。四幅图片都没有涉及孔子思想的具体内容,因而无法从图片资料中获取"孔子是否提出了'正名'的主张"这一信息。虽然第④项属于正确的历史结论,但题目要求回答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