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2 第18课 罗斯福新政 教案2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2 第18课 罗斯福新政 教案2第3页

  师:引导学生回顾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特点及给美国造成的危害(1933年初,美国已有半数的银行倒闭,13万家以上的企业破产,完全失业的人数达到了1 300万,经济危机更加严重,社会更加动荡不安)得出第一个背景(温故知新):

  1、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师:经济危机来临时,胡佛政府虽也采取了一些反危机的措施,但这些措施并没有使美国摆脱经济危机,美国经济状况持续恶化。从而得出第二个背景:

  2、胡佛政府反危机的失败

  师:问胡佛政府反危机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生:主要原因是胡佛总统仍然坚持"自由放任"的传统经济政策,等待经济形势的好转。

  生:美国民众希望改革,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

  3、美国民众希望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

  师: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罗斯福总统以实行"新政"为竞选宣言,在1932年的大选中,赢得绝大多数选民的支持,击败胡佛,于1933年3月就任美国总统。(多媒体显示罗斯福击败胡佛及就任美国总统的图片,使学生进一步感知教材,激发兴趣)

  4、罗斯福就任总统

师: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使得他在竞选中提出的"新政"得以实施。

【设计意图】通过对新政背景的阐述,让学生认识到美国危机的严重性,改革是拯救美国的重要手段,"新政"迫在眉睫。

二、实施新政

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可以用"三R"来概括,即复兴(Recover)、救济(Relief)、改革(Reform)。救济是指救助急需帮助的大批失业者和贫民,复兴是指为失业者提供工作机会,使陷入萧条的经济恢复运转;改革是指采取长远措施改善全国经济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