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林海》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林海》教学设计第2页

 11.联系"亲切、舒服",体会大兴安岭林海景色的美丽。

(板书:林海景色美丽亲切舒服)

四、学习课文第二段。

1.设问:前段中作者发出由衷的感叹--"亲切、舒服"..是因为他目睹了大兴安岭"岭、林、花"自然景色的多姿和美丽,这一段中作者有没有同样的感受呢?如果有,又是因为什么呢?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二段课文。

2.联系木材用途,理解"美得并不空洞"一句。

3.深刻体会"亲切、舒服"的含义。(大兴安岭的美不仅仅在表面,更在于它的深层次意义--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帮助,所以作者才又一次发出了感叹。)

4.反复读,体会感情。(板书:与建设结为一体亲切舒服)

五、学习课文第三段。

1.引导:第三段中作者又一次写到了"亲切、舒服"。而且说这种感觉"更加深厚"了,仔细读课文,联系当前我国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2.读后讨论。(人们不但懂得伐木建设,更懂得造林护苗,一手砍,一手栽,这样不但能够使林海万古长青,而且可以综合利用,人与山的联系日益密切,人民的生活更加富裕,国家也更加兴盛安定,这是一种可持续的发展,作者对这里人们的做法非常欣赏,所以才"更"感"亲切、舒服"。)

(板书: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亲切舒服)

3.反复读,体会感情。

六、综合全文,比较三次"亲切、舒服"的差异,感受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

1.学生讨论并做出结论:三次"亲切、舒服"虽都有心情愉悦、舒畅之意,但其中的差别还是明显的。第一次是在看到了林海的大而美丽的景色时发出的,是由"景"而发,表现的是他对祖国秀美山川的无比热爱;第二次是因为看到了大兴安岭木材对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作用时发出的,是由"物"而发,反映的是作者对国家建设的关心:第三次是当他了解到当地人既用林又护林的做法时发出的,是因"人"而发,折射出的是作者对大自然的关心,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切,对人们科学发展观的关注,表现了他强烈的人文精神。

(板书:景事人)

2.综合全文,反复吟咏,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板书设计:

景色美丽 亲切舒服(景)

林海 与建设结为一体 亲切舒服(事)

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 亲切舒服 (人)

【评点】

本课设计的特点是重点突出、层次清楚。教学紧扣作者的心理感受"亲切舒服"展开,层层剥笋,递次展开,教学显得很有章法。教学在充分让学生感受祖国的山河美以及这种美对于祖国建设的现实意义的基础上,尤其重视了对学生科学发展观的教育,教育学生从小树立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这就使得教学既忠实地反映了作者的原本的写作意图,又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把知识、技能的学习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紧密而自然地结合了起来,很好地体瑚.了新课改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