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历史岳麓版必修2教师用书:第14课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Word版含解析
2018-2019学年历史岳麓版必修2教师用书:第14课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Word版含解析第3页

  (1)作用: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保证了军事斗争的胜利。

  (2)局限:许多措施超出战时需要的限度。战争基本结束后,情况不仅没有缓解,反而进一步加强,破坏了经济,激化了矛盾。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俄在国内战争形势下被迫采取的措施。特点是排斥商品货币关系,撇开市场,采用军事性行政命令的方法,控制社会的运转。超越了苏俄当时的生产力水平。

  二、新经济政策

  1.背景

  (1)国内战争结束后,苏维埃政府亟须恢复国民经济。

  (2)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日益不满,发生暴动。

  (3)国家没有能力直接领导和组织所有企业的生产。

  2.目的:解决国内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

  3.开始时间: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通过决议。

  4.内容

  (1)农业: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纳税后剩下的粮食由农民自己支配。

  (2)工业

  ①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仍归国家所有,由国家经营。

  ②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

  ③恢复私人小企业。

  (3)流通:由产品交换转为允许自由贸易。

  5.意义

  (1)理论:找到了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正确途径,即确立与落后的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

  (2)实践:受到工人和农民的支持,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

【易错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