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历史岳麓版必修2教师用书:第14课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Word版含解析
2018-2019学年历史岳麓版必修2教师用书:第14课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Word版含解析第5页

  划经济模式,即通过国家权力,全面干预和管理国民经济各部门,通过指令性计划集中进行资源配置,进行社会生产活动。具体表现为经济运行排斥市场和价值规律;政府通过计划确定全社会的产、供、销和企业的人、财、物等。

  【轻巧识记】 

  用"二、三、四"巧记斯大林模式

  两条途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三个影响:基本实现了工业化;奠定了战胜法西斯的物质基础;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阻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个特点:单一的公有制;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1.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实行的,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战胜了国内外的敌人,保证了军事斗争的胜利,但也引发了国内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2.新经济政策的实施,确立了与落后的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得到了广大工人和农民的支持,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

  3.20世纪30年代中期,苏联确立了"斯大林模式",对苏联及社会主义国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要点一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比较 

  [史料探究]

  史料一:......由于余粮征集制和全部企业收归国有,市场上什么东西都没有,苏维埃纸币快速贬值。瞿秋白在赶往莫斯科的火车上,看到沿途乡下妇人拿100个鸡蛋来,想换些盐,却不愿意要卢布。

问题1:根据史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苏维埃政权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并说明造成严峻形势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