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下载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公开课《2.2气温》教学设计教案
免费下载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公开课《2.2气温》教学设计教案第2页

     蜻蜓成群低飞绕天空,不过三日雨蒙蒙

     燕子低飞蛇过道,蚂蚁搬家蛤蟆叫,大雨不久要来到

     燕子傍水飞,下雨风发威,燕子飞水里,下雨隔不远

说明了许多动物的行为都与天气变化有密切的关系。

讨论:哪些词语是描述天气的?见书本58页。

气候与天气的关系----气候是一个地区多年的平均天气状况和特征。

(对于气候情况的词语可以找到地方进行对应)

阴转多云 冬暖夏凉 晴空万里 秋高气爽 和风细雨 终年高温 冬雨夏干 雷电交加

(二)气温:

引述:下面我们着重来了解认识天气第一要素(基本要素)---气温。

概念:气温:空气的温度(反映当地空气的冷热程度)。

思考:测量气温的工具?度量单位?气象站如何测量气温的?

温度计(℃)

阅读:书本59页第二自然段。

介绍:一天中气温是不断变化着。

(1)普通温度计(干湿球温度计)它是由球部、套管、白瓷板及顶部所组成的水银温度计。定时测量气温,而且在气象站用一对规格相同的普通温度计测定空气的温度和湿度(湿度是由干球温度与湿球温度差查表得到的)

(2)最高温度计,用于测定一定时间间隔内的最高气温,为了防止重力作用,最高温度计水平放置。

   (3)最低温度计,用于测定一定时间间隔内的最低温度。

现象:温度计通常放在一个白色的百叶箱内,你知道为什么气象预报中要把温度计放在百叶箱里吗?

探究:为什么气象观测中要把温度计放在百叶箱里?

预测:先听取学生的猜想,给予鼓励。

实验:书本59的实验活动,如果条件受限制的话,可以改变操作环境。

在教室的走廊边观测。把一支温度计置于阳光直射下,另一支置于走廊的阴影下观测。气温的变化比较缓慢,所以两次观测的时间应有5-10分钟的间隔。(如果是阴雨天,两支温度计的观测数据差异将很不明显)

分析:对数据进行整理和比较,交流反馈科学道理。

结论:百叶箱内的气温比箱外要低;百叶箱内的温度波动小,受外界无关因素小,所以更能反映真实的气温。

延伸:百叶箱为什么放在离地1.5米,朝北的地方呢?

1.5米:受地面温度影响较小,更能反映真实的气温

朝北:不会受太阳直射,更能反映真实的气温

思考:为什么夏天在室外我们感受到的气温比预报的要高呢?

拓展:课外实验,试一试, 同一时间,测一测气温:水泥地上的温度,草丛中的温度,太阳底下的温度等.

继续:探究一天当中气温最高值和最低值大概出现在什么时候?选择一个晴朗的天气加以验证。(用连续观测的方法得出晴天的观测效果比阴雨天好,鼓励学生去尝试做一下)

结论:气温最高值出现在午后2点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