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豆腐颂》教案
长春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豆腐颂》教案第4页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初读课文,了解作者的情怀。

  二、再读课文,整体感受。

  三、识字与写字

  四、指导朗读

第二课时

  一、解题引入,激情入境

二、再读课文,设疑自探

  三、轻声读课文,看看作者怎样讲清楚豆腐是"平民"的?

四、快速浏览课文,作者怎样写清豆腐的"不平凡"?

五、豆腐最值得赞颂的是什么?

第三课时

指导练笔。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初读课文,了解作者的情怀。

华夏文明中,饮食有着独特的地位,中国的精神文化的许多方面都与饮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今天我们就来继续学习第9板块《饮食文化》中的第一篇文章《豆腐颂》。(齐读课题)

那么这小小的朴素的豆腐引发了作者林海音怎样的情感和赞美呢?

  二、再读课文,整体感受。

  1.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作者通过对豆腐的描写要表达自己什么样的情感?

  三、识字与写字

  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共有10个,其中"椿""膳"是翘舌音,"佐""臊"是平舌音。"脂肪"一词的读音容易读错,要注意纠正。要求会写的字中,"腐"在与"豆"字组成词语的时候读轻声,它是半包围结构,不能写成上下结构;"烫"字是上下结构,下半部分是"火"字,不要写成"大"字;"脂""肪"这两个字都是"月字旁",注意与"指""访""防"的区别;"孕"字上半部分是一个"乃"字,不要写成"女"字;"钙"字的最后一笔是竖折折钩,不要再多加一笔。

  四、指导朗读

  这篇课文是以赞颂豆腐为表达基调的,所以,不论是豆腐能做成哪些菜肴,还是讲它的历史与发展,不论是介绍与它有关的文化,还是讲有着高超豆腐烹饪技术的麻婆,字里行间透出的是发自内心的赞美,流露出的是掩饰不住的自豪。因此,在学习这篇课文的时候,要重视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来感受课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促进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篇课文对于豆腐的介绍说明较多,但是,谚语、成语以及排比句式的恰当运用,突出了语言的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所以,在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的特点,学习表达。

第二课时

  一、解题引入, 激情入境

理解课题,"颂"--赞美、赞颂;"豆腐颂"--赞美、赞颂豆腐

二、再读课文,设疑自探

  (一)读全文,考虑:课文中哪句话最集中地表达了作者对豆腐的赞美?

  (它是平民的,但并不平凡,我们的"中国豆腐"!)

(二)理解这句话的层次。板书:平民不平凡

三、轻声读课文,看看作者怎样讲清楚豆腐是"平民"的?

(一)豆腐普及--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豆腐;

  易于搭配--可和各种鲜艳的颜色、奇异的香味搭配;它和......没有不结缘的;

营养丰富--引用谚语,说服有力;

  历史悠久--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从平民到贵族。

 (二)逐项体会,重点朗读第2自然段。

  四、快速浏览课文,作者怎样写清豆腐的"不平凡"?

  (一)可以和各种不同的菜肴搭配,从樱桃到木耳,从鲥鱼到羊杂,使菜肴颜色更鲜艳、香味更奇异--具有亲和特性,可以和多层次菜肴和谐搭配,却保持本色。

  (二)象征意义:老实、勤劳、清正、廉洁。

  五、豆腐最值得赞颂的是什么?

    优点众多、体现智慧、蕴涵文化

第三课时

指导练笔。

  (一)同样是体现中国劳动人民创造智慧的、具有和豆腐一样普及的平凡事物--纸;

  (二)模仿课文第3自然段写法,介绍一种自己喜爱的事物;

  (三)模仿课文第2自然段写法,介绍一种自己喜欢吃的食物。

板书设计:

豆腐颂

         颜色  鲜艳

         香味  清淡

         历史  汉文帝时代  宋代  清代

         象征  贫苦 老实 勤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