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浙教版科学《3.7地形和地形图》教学设计教案免费下载
七年级上册浙教版科学《3.7地形和地形图》教学设计教案免费下载第2页

学生作答,老师演示俯视山体模型,并播放课件出示"俯视图"。

俯视图上标上相应高度,小结"等高线地形图"的概念

学生观察比较相邻两条等高线上两点的垂直距离。

小结等高距的概念及注意点。

4)绘制等高线地形图

提问:还有什么方法将各小组山体模型上的等高线表现在平面地图上?

老师引导,学生作答。

小结切面描轮廓的方法并播放绘制方法的步骤示意图。

提问:还有什么粗略但更简便的绘制方法?

老师引导,学生作答。老师演示用有机玻璃板竖压山体模型,观察结果。

a、布置任务,分组活动:

①.将山体模型上的等高线画在平面(有机玻璃板)上,并标出相应的高度。

②.找找山体模型上的地形部位,并在相应处插上标有名称的小旗。

③.完成后,仔细观察山体模型各部位和等高线的分布特点,并写在学案表格中。

b:小组成果展示,并介绍山体模型上的特殊部位及等高线的分布特点。

c:组织学生归纳小结山体各部位对应等高线的分布特点(板书展示)

5)课堂练一练:

a在某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中判读A~E部位的名称

b根据等高线地形的知识,在图中选择一个建造水库大坝合适的部位,并说明理由。

3、陆地地形的五大类型

1)播放图片,组织回顾除山地之外,高原、盆地、平原、丘陵的基本特点。

2)观察比较a\b 以及c\d两两等高线地形图之间的地形差别,从而判断它们的地形类型。

3)结合模型图,小结五种地形的基本特征

(三)、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