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学案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学案第3页

答案:D

7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而富贵与道义是对立的,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就在于君子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

B.在孔子看来,一个人只要心中有了信念、信仰,即使物质生活条件是恶劣的,他在精神上也一样是充实的、快乐的。

C.乐道而安贫,鄙视富贵功名,是孔子一贯的追求。

D.孔子认为,真正完美无缺的人不仅要具备"智""不欲""勇""艺",而且要在此基础上"以礼乐"来修饰自己,而现实中这样的完人是不存在的。

解析:A项,"富贵与道义是对立的"错;C项,"鄙视富贵功名"错;D项,"而现实中这样的完人是不存在的"错。

答案:B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2)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3)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参考答案:(1)吃粗糙的饭食,喝冷水,弯着胳膊枕着它,其中也有乐趣啊。

(2)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如果不能用正当的方法摆脱贫贱,君子就不摆脱它。

(3)见到利益就想到道义,面临危难挺身而出,付出性命,长期处于穷困之中,不忘记平素的话或诺言,也可以说是一位完美无缺的人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9~13题。

  太史公曰:余登箕山,其上盖有许由冢云。孔子序列古之仁圣贤人,如吴太伯、伯夷之伦详矣。余以所闻由、光①义至高,其文辞不少概见,何哉?

  孔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②。""求仁得仁,又何怨乎?"余悲伯夷之意,睹轶诗可异焉。其传曰:

  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③,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④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⑤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

由此观之,怨邪非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