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望月》导学案(第二课时)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望月》导学案(第二课时)第5页

  1 .夜深人静,作者独自一人坐在江轮的甲板上。他眼中的月亮又是怎样的?轻轻读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边读边品位,画下令你心动的句子,在旁边写写感受,一个词语一句话都行。

  2 .出示句子:月亮出来了,安详地吐洒着它的清辉。月光洒落在长江里,江面被照亮了,流动的江水中,千点万点晶莹闪烁的光斑在跳动。江两岸,芦荡、树林和山峰的黑色剪影,在江天交界处隐隐约约地伸展着,起伏着。月光为它们镀上了一层银色的花边......

  3 . 生自读,画句子,写感受。

  4 . 你画下了哪些让你心动的句子?和大家交流一下。

  5 .交流读书体会。

  (1)"月亮出来了,安详地吐洒着它的清辉。"

  你从这句话中感受到什么?

  安详 宁静 皎洁(把你感受到的......读出来)

  评价:听了你的朗读,我仿佛感觉月亮像一位慈祥的母亲无私地奉献着自己所有的清辉。

   你的朗读,让大家都沐浴在了一片清辉下。

   我仿佛已在这片清辉下沉醉了。

  你还画下了哪些令你心动的句子?

  (2)月光洒落在长江里......跳动。

  你感受到了什么?从哪感受到的?(有了流动的江水作衬托,月光又有了一份动态美。)把你感受到的美读给大家听。

  评价:你的朗读有了月光灵动的美。

  其他同学也来读读这句话,谈谈你的独特感受。把你感受到的读出来。

  评价:点点光斑就像一个个月精灵在跳动!

   听了你的朗读,江面上宛如又多了许多起舞的精灵。

  (都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的一句话,不同的人读就会有不同的感受。)

  (3)江两岸......起伏着。

  谈感受。隐隐约约--朦胧美。(把这份朦胧美读出来。)

  (如果说刚才我们感受到的江面上的月光有着动态美,那么江两岸的月光就是一种静态美。)

  理解什么是黑色剪影吗?(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人在船上,船在江中行,江两岸的芦荡、树林和山峰能像白天一样看得清清楚楚吗?看不清。是的,我们只能看见它们黑色的轮廓,就好象是用黑色的纸剪了贴上去的。有点蒙蒙胧胧的感觉。我请一位同学把这种朦朦胧胧的美读给大家听。)

  (4)月光为它们镀上了一层银色的花边......

  这里的花边是镀上去的,见过什么东西是镀上去的?(用镀组词)

  看老师手上这条镀了白金的手链?好看吗?为什么好看?(很亮)

  对!就是这种感觉!月亮就像装饰品一样,为芦荡、树林和山峰镀上了一层闪着银光的花边。一起美美地读一读。

  6 .你看,从这段优美的文字里,我们品味出今晚的月光是宁静的,安详的,朦胧的,这是多好的感觉呀!这画面如梦如幻,给人以无限的遐想,课文中有一个词语准确地把这种意境描绘出来了。 ( 清幽旷远 )

试着再读一读,画出这个词语,把体会到的美用自己的诵读传递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