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1.1《荷塘月色》学案(2)(新人教版必修2)
语文:1.1《荷塘月色》学案(2)(新人教版必修2)第3页



  (三)诵读、鉴赏第6段

  1.提问:本段写了荷塘四周的景色,与课文第2段照应,试比较两段写景的异同。(阅读比较后回答)

  明确:

  相同:都写了荷塘四周景物,都写了树、小路。

  不同:第2段重点写了小煤屑路的寂静、阴森,写得简略。而本段则以树为着眼点,由近及远,写了树色、烟雾、远山、灯光,再由静到动,写到蝉声、蛙声

  2.提问:本段写荷塘周围的"树"的景色,作者选用了一些叠字叠词(如:"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重重、阴阴、隐隐约约"等)试结合语境,说说这些词语的妙处。

  明确:

  远远近近、高高低低--写出了树的错落有致,既开阔又有立体感,用语平实自然。

  重重、阴阴、隐隐约约--传神地描述出特定环境中的景物特点,不仅写出了树木之多,而且加强了叶色的浓重气氛。

  3.小结

  叠字叠词的运用,不仅传神地描写了事物的特征,而且照应了第2段中"蓊蓊郁郁"的树,"阴森森"的小路。读起来节奏鲜明,韵律协调,富有音乐美。

  请大家再次朗读体会。

  四、分析《采莲赋》《西洲曲》

  《采莲赋》梁朝皇帝萧绎撰制,宫体文学范畴,写一群美丽绰约的少女在和风丽日的暮春季节荡舟采莲的嬉戏,从而引起对心上人的思念;

  《西洲曲》南朝民歌,写女子盼郎不至,出门采红莲,"怜子"勾起对情郎的思恋;

  共同主题:歌颂青春,赞美爱情。

  五、课文结构

  (一)对照两个部分:写景和回忆

段落 虚实 内容 空间 时间 4-6 实 观赏荷塘、月色 北京 眼前(现实) 7-10 虚 回忆采莲,爱情 江南 旧俗(历史)

  (二)找出表现作者心情的句子:

  1、"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2、"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现在都可不理"

  3、"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4、"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5、"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三)表格与心情结合,分成三个阶段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便觉是个自由的人""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