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 三上毫米分米的认识
人教版(新) 三上毫米分米的认识第3页

 《数学课程标准》第一学段空间与图形具体目标指出"结合生活实际,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在实践活动中,体会米、厘米的含义,知道分米、毫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会遇到测量问题,对于测量的学习表明了数学的价值和实际应用。

  (一)、创设贴近学生实际的生活情境,借助具体的测量活动,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的观点,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进一步通过学生经历测量的过程,体会建立度量单位的必要性。

  (三)、在测量过程中,逐步理解度量单位的实际意义,会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进一步发展估测意识。

  总之,本节课我是以厘米这个长度单位为纽带,(生活中厘米是最普遍的长度单位)将米、分米和毫米联系起来。借助测量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表象,认识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数一数尺上的刻度,动手量一量,用手势比一比,了解生活中的实例等多种活动,感知、体验、建立丰富的表象。让学生在进行估测、实际测量比较、验证的过程中强化表象,从而逐步形成空间观念。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课件、直尺、硬币等。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引发思考

、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一)认识毫米

  1. 认识毫米,建立<1毫米>的表象

   2. 联系生活实际,进一步认识毫米。

3.探究毫米、厘米之间关系。

(二)认识分米

   1、引入分米,学习分米、厘米之间关系

   

   

   

   2、建立1分米表象,实际估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