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你姓什么》教学设计
沪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你姓什么》教学设计第2页

教学过程   一、分清"姓"和"名",揭示课题。

  1.分清"姓"和"名"。

  每个人都有一个名字,名字分为"姓"和"名",姓在前,名在后。

  2.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15课。

  出示课题 15.你(nǐ)姓(xìnɡ)什(shén)么(me)

  (预设评价:读正确了。)

  齐读课题。

二、 整体感知,认识课文中的"姓"。

1. 看动画,听录音。

  课文中每个小朋友的姓都不一样,数一数,一共有几个小朋友。(14个)

2. 学习小任务:读课文,圈出"姓"。

(1) 读:读课文,不加字,不漏字。

        (和同桌轮读课文)

(2) 圈:圈出课文中这14位小朋友的"姓"。

3. 交流反馈。

  胡(hú)-吴(wú);张(zhānɡ)-章(zhānɡ);姜(jiānɡ)-蒋(jiǎnɡ);徐(xú)-许(xǔ);

    陈(chén)-程(chénɡ);李(lǐ)-吕(lǚ);孙(sūn)-郑(zhènɡ)

4. 正确认读。

(1)借助拼音自己拼读,注意读准生字的字音。

  (2) 开火车拼读。

(预设评价:把字音读正确了。

姜(jiānɡ)-蒋(jiǎnɡ) 徐(xú)--许(xǔ),声调不同;

陈(chén)-程(chénɡ),分清前后鼻音。)

  (3) 齐读。

  三、学习生字,再读课文,找到识字的好方法。

  1. 课文中还有4个生字,请小老师带读。

  双(shuānɡ)、午(wǔ)、耳(ěr)、关(ɡuān)

  2. 让我们把这些字送回到课文中,一起来读读课文,注意把课文读正确,不加字,不漏字。

  齐读课文。

  3.儿歌中告诉我们,这些读音相近或是相同的姓氏是怎样分清的呢?先来看第一小节。

  (1)指名学生读第一节。

  (评价:读正确了。声音响亮。)

  指导朗读:读出问句的语气。

   (2)我问你答,朗读第一节。

(预设评价:读正确了。问句句末向上扬。)

  男女生一问一答读第一节。

  4.交流反馈。

  (1)胡--吴

古月胡(hú)--口天吴(wú)

  (预设评价:胡和吴读音相近,它们分别是由两个独体字组成的,这是一个识字的好方法。)

  儿歌中"胡--吴"的介绍,也就是用到了我们平时所说的--"加一加"的方法,这就是识字的好方法。

  (4)在向别人介绍自己姓的方法很多。让我们再来读读儿歌。找一找,除了这种区分的方法,儿歌中还有哪种方法?

  *齐读儿歌。

  *交流反馈。

  姜--蒋 徐--许

  (部首不一样)

  (评价:很仔细,抓住字的特点,就能分清读音相近的字。)

三、小结课文,拓展识字。

  1.复习生字:读一读。

  2. 朗读全文。

  3. 拓展识字。

  小游戏--我姓什么

(1)你姓什么?我姓 。什么 ? 。

  (2)带领大家拼读自己的"姓"。

4.指导书写。

  吴、双、耳、孙

  重点指导--

  双(左边第二笔是点,右边第二笔是捺)

  孙(左边子字旁,第三笔是提)

  耳(笔顺指导)

  学生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作业布置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

  2.课后【读】:读一读,读出不同的语气;了解复姓。

  (1)他姓什么?他姓吴。什么吴?口天吴。

  (2)司马光,姓司马。诸葛亮,姓什么?诸葛亮,姓诸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