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 必修1 第2章第2节离子反应教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 必修1 第2章第2节离子反应教案第2页

  [讲述]在这一章我们还会学到根据是否有电子的转移,把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另外,化学反应还有一种重要的分类方法即根据是否有离子参加,将其分为离子反应和非离子反应,当然随着我们知识的积累,化学反应还有其他分法。

  [屏幕显示]

  [过渡]今天,我们将开始转入对离子反应的学习。离子是微观的概念,希望借助计算机的微观模拟,能够更好地掌握本节的内容,要求大家从实验的现象中认识到实验的本质,进而总结出离子反应的规律。

  [板书]第二节离子反应

  [投影]据初中所学判断,下列那些物质中能导电?为什么?请大家思考。

  盐酸、NaOH溶液、NaCl固体、石墨、蔗糖溶液、K2SO4溶液、酒精溶液、Cu,NaCl溶液。

  [提问并小结]--学生回答时用epointer画出。

  ①石墨、铜能导电。

  ②盐酸、NaOH溶液、K2SO4溶液和NaCl溶液能导电。

  因为其中有自由移动的电子存在。

  因为其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存在。这些自由的离子是如何产生的呢?为什么氯化钠固体不导电,而氯化钠溶液可以?让我们一起进入微观世界,了解氯化钠溶解的过程发生了什么变化。

  [Flash演示]:NaCl的溶解和电离--要求学生仔细观看

  当氯化钠固体还没有进入水溶液的时候,水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加入氯化钠固体之后,水分子包围固体溶质并分布在固体表面。水分子的作用减弱了氯化钠晶体中钠离子和氯离子的静电作用力,使氯化钠电离出钠离子和氯离子,这个时候吸收了一定的热量,请大家注意温度计温度的变化,钠离子和氯离子继而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发生水合,生成了能够自由移动的水合钠离子和水合氯离子。我们把这种产生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称为电离。

  [板书]一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把氯化钠投入水中,我们观察到的是氯化钠溶解的现象,这个现象本质上是氯化钠在水分子的作用下电离出了钠离子和氯离子并结合生成水合离子。这些自由移动的离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定向移动,就是他们能够导电的本质原因。

[过渡]现在我们不仅知道溶液里面自由移动的离子是怎么产生的,也知道了溶液导电的原因。一个问题的解决是另一个问题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