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养花》教案
人教版(新)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养花》教案第5页

  2.初读课文,感受龙的形象

  要求:a、自由读课文

  b、读通课文,思考:龙是什么?龙长什么样?为什么说是"中华第一龙"?

  3、分析课文,了解的形象

  1、龙是什么?

  (图腾、象征和希望、艺术形象、万能之神、化身)

  A、什么是图腾?引入第2自然段,理解"图腾":它是一个民族认定的标志,是民族的象征和希望。

  B、根据学生的回答简单总结,然后引入下文。(美好的愿望化成了中华民族心目中的一条万能的龙)

  2、龙长什么样?(生答)

  A、出示:驼头、鹿角、蛇颈、龟眼、鱼鳞、虎掌、鹰爪、牛耳

  齐读,再读,你发现了什么?将许多动物的特点都集中到龙的身上。

  B、齐读课文相关语段(小结:中华民族祖先把许多动物的优秀特点集中到龙的身上,构成了我们心目中的龙,为什么收集这些动物来构成我们心目中的龙)

  读读第4自然段

  4、了解龙的起源

  1、学生自由读

  2、交流:龙是怎么被想象创造出来的呢?用"因为――所以――"说(生答)

  3、师:说得真好!我们了解一下龙的想象创造过程。

  5、了解中华第一龙

  1、关于龙的传说还有很多:有人说:龙是闪电、山脉、波浪、河流、蛇等,很多很多。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完整的原始时代龙,是在河南濮阳一座五千年前原始社会的墓葬中发掘出来的;现在的龙和以前的龙有很大的不一样(读第一节)

  2、虽然简单,但极其珍贵,被称为"中华第一龙",这是为什么呢?(五千年、最原始、很粗犷、很简单),再次证明中国是龙的故乡、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而且随着中华民族的发展,中华民族的进步,中华民族的富强,龙会变得越来越美丽,越来越丰满。

  六、作业拓展

  摘录课文中带龙字的词语,并写出一些带龙的词语。

  

4 狱中联欢

教学目标:

  一、知识能力:

  1、认识"猩、诙、谐、镣、蒋"5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过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