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詹天佑》导学案(第一课时)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詹天佑》导学案(第一课时)第2页

深入小组,点拨指导 1、(1)在勘测线路的过程中,詹天佑遇到了什么困难,他是怎么说的、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在书上做标记),我从中感受到:_________。

(2)我知道居庸关的特点是_________,开凿方法是_________。我知道八达岭的特点是_________,采用的开凿方法是_________。我会分别用图来表示:__________

(3)火车经过青龙桥遇到的困难______,詹天佑设计了_________,解决了这个难题,我根据课文画的"人"字形线路图是:________。

(4)小组学习中,我需要质疑的问题是:________。 全班交流,互动评价 1、各小组归纳总结的共识在班内交流。

2、各小组出示质疑的问题,分组讨论解决,师点拨引导。

3、重点探究:既然中部凿井法能够缩短工期,居庸关隧道为什么不采用?同样是开凿隧道,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法说明了什么? 测评反馈,及时矫正 1、 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嘲( ) 勘( ) 陡( ) 讥( ) 浆( )

潮( ) 堪( ) 徒( ) 饥( ) 桨( )

2、我会选词填空。

精密 细密

(1)、拾一片落叶,数数( )的纹理,我看到了它蕴含的生命的奥秘。

(2)、我们的工作首先要( ),不能有一点马虎。

3、读句子写出划线词语的近义词

(1)、清政府刚提出修筑的计划,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就出来阻挠。( )

(2)、詹天佑不怕困难,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 ) 总结归纳 1、初读了这课,我知道了:________。

2、我明白了:________。

3、我还要进一步学习的是:________。 作业设置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