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浙教版科学《1.4科学测量》教案教学设计免费下载
七年级上册浙教版科学《1.4科学测量》教案教学设计免费下载第4页

一、实验中的偏差问题

1. 一同学用皮尺测量操场跑道的长度,由于拉得太紧,可能会导致测量结果( )

A.偏大 B.偏小 C.正确 D.无法确定

2. 某同学在实验室做实验时,在量取酒精操作中,俯视时就读数了,则读数会( )

A.偏大 B.偏小 C.正确 D.无法确定

3. 某同学在实验室做实验时,需要量取30ml的酒精。该同学操作时俯视读数,则量取的酒精( )

A.大于30ml B.小于30ml C.等于30ml D. 无法确定

4、某学生用10ml 的量筒量取6ml的液体,读数时仰视量筒,则他量取的液体体积 ( )

 A ﹑ 大于6ml B﹑小于6ml

 C﹑等于6ml D﹑无法确定

二、测量

1、一量筒内原有40ml的水,将一个小石子的一半浸入水中,水面上升至48ml刻度处,则此小石子的体积是 ( )

A ﹑8ml B﹑48ml

C﹑16ml D﹑无法确定

2. 用量筒测量液体时,如果视线仰视或俯视对所测体数有何影响?

分析:用量筒测量液体时,应使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如果仰视,则视线比正常的平视的读数偏小,即所测液体体积比真实值偏小。相反如果俯视,所测液体体积则比真实值要偏大。

3.现有一卷粗细均匀的细铜丝,要求测出它的直径.试一试,并把测量步骤和方法写出来.

解析:细铜丝的直径很小,而常用的测量工具达不到这样的准确程度,不能直接测量,只能用累积法(积多求少法)间接地测量.

解:将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n圈,如图所示,用分度值为mm的刻度尺测出线圈的总长度为L,则细铜丝的直径. 考点三﹑温度的测量

1﹑温度的概念及单位:

 物体的冷热程度称为温度。温度的常用单位是摄氏度,用"℃"表示。

2﹑温度的测量:

    测量温度的工具是温度计。

3﹑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4﹑摄氏温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

零度以下,应读作零下多少摄氏度。

5﹑温度计的使用:

(1)不能测量超过温度计量程的温度;

(2)温度计的玻璃泡要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接触容器底或容器壁

(3)一般不能将温度计从被测物体中拿出来读数;

(4)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内的液面相平。

(6)要等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6﹑体温计:

(1)量程为35-42℃

(2)最小刻度为0.1℃。(大的玻璃泡、内径特别细)

(3)使用特点:体温计使用前应消毒,用力向下甩。

(4)由于管径中间有一段特别细的弯曲,体温计离开人体后,细管中的水银会断开,--它能离开人体读数。使用体温计后,要将体温计用力甩几下,才能把水银甩回到玻璃泡中。 典型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