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鲁人版必修三 最后的常青藤叶 学案
2018-2019学年鲁人版必修三 最后的常青藤叶 学案第3页

赏读:不一定年龄大的人才有理想,一个没有远大志向的人,即便活到百岁也是虚度光阴。

一、作者视窗

  欧·亨利(1862-1910),原名为威廉·雪德尼·波特。美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大师之一。曾被评论界誉为"曼哈顿桂冠散文作家"和"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他的作品构思新颖,语言诙谐,结局常常出人意外,代表作有小说集《白菜与国王》《四百万》《命运之路》等。其中一些名篇如《爱的牺牲》《警察与赞美诗》《带家具出租的房间》《贤人的礼物》《最后的常春藤叶》等使他获得了世界声誉。

美国式的单纯

  欧·亨利的小说通俗易懂,其中无论发生了什么,发生在何处,也无论主人公是何等人物,他的故事写的都是世态人情,并且也有浓郁的美国风味。一般说来,驱使人们行动的欲望和动机是相当复杂的,但是欧·亨利人物的思想相对来说都比较简单,动机也比较单一,矛盾冲突的中心似乎都是贫与富。这一方面大概因为美国是个平民社会,不存在天生高人一等的贵族阶级,既然金钱面前人人平等,贫富就成了社会的主要矛盾。另一方面,此时正值美国内战后的"镀金时代",拜金主义盛行,坑蒙拐骗样样齐全,贪污泛滥成灾,似乎只要人能赚到钱便是成功,并不问钱的来历是否清白合法,难怪金钱的占有程度便成了人们关注的中心,与欧·亨利同时代的马克·吐温说得好:"在世界上任何地方,贫穷总是不方便的。但只有在美国,贫穷是耻辱。"欧·亨利笔下的芸芸众生就是生活在这样一个金钱主宰的世界中,他们的处境、动机,他们的喜怒哀乐,大都与金钱的占有有关,所以欧·亨利描绘的世态人情,无论是善是恶,都有某种美国式的单纯。

二、写作背景

欧·亨利小说的主人公常常是社会的下层人物,诸如受人支使的店员、穷困潦倒的画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