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3 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教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3 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教案第3页

  以吏为师。"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从而造成了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次空前浩劫。战国时代蓬蓬勃勃的自由学术空气被窒息,广袤的思想原野上,万马齐喑。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三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大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故其刑罚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习俗美也。"

  --《汉书·董仲舒传》

  问题:三则材料反映了当时思想界怎样的发展趋势?

  学生回答:......

  过渡:从战国到汉代,思想界出现了从"百家争鸣"到思想一统的局面。西汉为什么要实行思想一统呢?用什么思想一统天下?为什么用这种思想一统天下?这又产生了什么影响?我们今天就来探讨这些问题。

  (多媒体课件打出课题)

  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推进新课

  指导学生整体学习,阅读教材。

  问题情境1: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过程中有哪两个关键人物?

  师生互动:学生回答,老师适时肯定。

  副板书:董仲舒、汉武帝。

  问题:你了解董仲舒吗?

  师生互动:学生发言,互相补充。

  多媒体展示材料:《史记·儒林列传第六十一》

  "董仲舒,广川人也。以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

  "董仲舒为人廉直。是时方外攘四夷,公孙弘治春秋不如董仲舒,而弘希世用事,位至公卿。董仲舒以弘为从谀。弘疾之,乃言上曰:'独董仲舒可使相胶西王。'胶西王素闻董仲舒有行,亦善待之。董仲舒恐久获罪,疾免居家。至卒,终不治产业,以修学著书为事。故汉兴至于五世之间,唯董仲舒名为明于春秋,其传公羊氏也。"

过程评价:董仲舒是西汉时期的大学问家。他为人正直、廉洁,一生不置产业,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