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 鲁教版 第五单元+第一课+气象与水文灾害及其防治-新课标核心素养下高中地理1同步教学导学案(全册)
2018--2019学年 鲁教版 第五单元+第一课+气象与水文灾害及其防治-新课标核心素养下高中地理1同步教学导学案(全册)第2页

自然灾害 成因 时空分布 危害 防治措施 洪涝 连续性的暴雨或短时间的大暴雨 主要发生在南方和东部地区,春季在珠江流域,夏秋季在江淮、北方和西南地区 淹没工厂和农田,造成作物减产;破坏基础设施,有的会危及人们的生命 加强暴雨的监测和预报;防洪要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 台风 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的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 每年夏秋季节,主要影响我国东南沿海的广东、海南、福建、浙江等省区 掀翻海上巨轮,使地面建筑物和通信设施受到严重损害,还会造成河堤决口,水库崩溃,洪水泛滥 加强台风的监测和预报,及时发布台风预报和警报 干旱 长时间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 华北地区多春旱,长江中下游地区多伏旱 造成粮食减产,人畜饮水困难,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 改变农业结构;选择耐旱作物;开展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营造防护林 寒潮 由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并伴有大风、雨雪、冻害现象 主要发生在冬半年;由东北到海南逐渐变弱 使农作物和牲畜受到冻害,交通、通信和建筑受到很大影响 发布准确的寒潮消息或警报;及早防护   

   备注与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