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下载优质课《认识除法》教学设计教案(二上苏教版数学)
免费下载优质课《认识除法》教学设计教案(二上苏教版数学)第2页

          2、教学第36页的"试一试"。

学生看图读题,独立完成。追问:你是怎么知道可以分给4只小熊的?结合这道题说说在这个除法算式中,12、3、4各表示什么意思?(或算式表示把12个苹果按几个一份平均分?分成几份?

3、小结:把一些物体每几个一份地分,求分成了几份,可以用除法计算。

二、继续学习除法含义,加深理解

1、教学第37页的例题。

(1)出示例题,学生观察后说说图意。

6枝铅笔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枝。学生直接填写出答案。

(2)提问:你是怎么知道每人分得2枝铅笔?你能用6根小棒代替6枝铅笔并把它们平均分成3份吗?学生操作后回答。

(3)如学生提出可以列除法算式。

讲述:把6枝铅笔平均分给3人,求每人分几枝,也可以用除法计算。谁能说说怎样写除法算式?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6÷3=2

结合这幅图说说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6÷3=2表示把6枝铅笔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几枝?)

(4)介绍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练习

读算式,说说被除数、除数和商各是多少。

8÷4=2 15÷3=5 24÷6=4

3、教学第37页的"试一试"。

(1)学生读题后独立完成。

(2)学生回答:你是怎么知道每组有4人?8÷4=2表示把8人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几人?

4、小结: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也可以用除法计算。

回顾比较,刚才我们学习的几题列式计算什么相同的地方?什么情况下可以用除法计算?(表示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可以用除法算式计算。)

三、组织练习,加深对除法意义的认识

1、完成"想想做做"中的第1-2题。

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交流,组内交流。

(1)学生独立完成,并与同桌交流括号中填写什么数,你是怎么想的?

(2)说说填写出的除法算式各表示的含义。

2、学生独立完成第3题。

联系场景图说说每道题算式的含义。比较两题,说说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四、全课总结

1、今天,你学习了什么内容?有什么收获吗?你认为怎样的问题可以用除法计算?

师小结:我们通过学习知道把一些物体进行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2、与生活实际联系,找找身边哪些数学问题可以用除法解决。

学生自由说说身边的数学问题,由此延伸到课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