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真情”阅读与写作专题指导2
高考“真情”阅读与写作专题指导2第4页

用一组特写镜头写出了哥哥的穿着、神态、语言,展示了一个少年正"用稚嫩的肩膀,扛起本不属于他的责任"的感人形象,诠释了什么是"坚强"。

写作突破策略

  高考作文不同于平时作文、文学创作,也不同于竞赛作文。正因这样,高考作文应有必要的应对策略。

  视角求独特

  能否在生活中捕捉到那些人人眼中有、人人笔下无的写作材料,这牵涉到写作者是否有宽阔的生活视野的问题。建议考生在选材上更多地关注现实生活,尽量少在古人身上打主意,在切题的前提下讲求独辟蹊径,自求新路。过于拘谨,会导致千人一面,缺乏新意;过于追求新奇,玩故事新编,选另类题材也可能吃力不讨好。这毕竟不是写作的主流方向。建议大家从现实中发现一些新鲜有味、生动感人的素材。写作上的选材就好比置办宴席前的采购,需要的是一种眼力;另外,同样的材料,也有不同用法,因切入角度的不同,有时来个旧材新用,也同样能达到吸引眼球的效果,这是"选点"的能力,需要我们慢慢练就。四川考生的高考作文《地震兄妹》,在视角选定上给了我们启发。在汶川大地震中,可写的人与事实在太多了,他没有写舍生忘死的解放军、武警战士,没有写不辞辛劳的医护人员,而是把目光聚焦于一对震后余生的小兄妹身上,从一个少年身上展现了一个民族的坚韧与顽强。独特的选材视角使得这篇文章得以独领风骚。

  立意求深邃

  高考作文应反映高中生对人生的态度与思考,既不能玩游戏人生、低俗油滑的文字,游戏的态度只能给人玩世不恭和轻浮浅薄的印象;也不宜故作高深,忸怩作态,否则就会失去高中生的本真。正确的做法是要善于对生活中的山川风物和人情事理作细致的观察、思索、分析,从中发现真善美,写出自己的人生体悟;此外,要善于将宏大的题旨细化,从小处入手,细处落笔,在精微处见神韵,现深刻。同学们往往存在一种误解,以为立意深邃就是要写大事件、大人物,而这些大事件往往是他们没有参与过的,这些大人物又往往是他们没有直接接触过的,如此,就出现了一个写作的通病:文章大而空,虚而玄,浅而浮,最后无非是把人云亦云的东西抄抄搬搬,把陈年旧事拼拼凑凑。高考作文不少于800字的字数限制规定我们只能在具体的人与事上显能耐,道灼见。

  情感求真挚

  情感是文章的第一元素,真挚是首位要求。缺乏细腻真挚情感和独特生命体验的文章显然是没有生命力的。一些考生在作文中虚构自己不曾经历过的生活,就有矫揉造作之嫌。假事假文假情自然感动不了别人,这又如何赢得理想的分数?建议考生在平时多留心、多体味生活中的人与事,特别是那些让自己开心、激动、狂喜过的,那些让自己悲伤、失落、绝望过的,那些让自己鄙视、厌恶、憎恨过的人、事、物,这样的人与事一旦写进作文,便自然有了情感的支撑和征服读者的魅力,同时建议考生写作时多写自己耳闻目睹的人与事,少写"二传"过来的材料,如此文章才能够显得真实、深切、感人,也容易革除无病呻吟、为文造情的弊端。

  层次求明晰

  条理井然,构思缜密的文章本就是作文的基本要求,写任何文章都得讲究层次结构。高考作文更应重视层次的清晰,这是高考作文阅卷方式所决定的。每篇高考作文的阅卷时间一般不会超过90秒,其中还包括打分和翻页的时间,自然我们就不能指望阅卷老师去仔细欣赏、慢慢推敲、反复揣摩你的文章。由此,我们在所写内容、所用语言上不可过于隐晦,在文章的结构上也应做到一目了然。在这方面,天津考生的《人之常情》一文就有可取之处。该文围绕"人之常情",以散文笔法,采用镜头组接的方式,剪取了几个画面,分别借古今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