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五 边城 教案(1)
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五 边城 教案(1)第3页

  第六节重点写迎婚送亲的花轿来到渡口渡河,撩拨着翠翠内心深处的情思,引发了她对爱情的美好憧憬。

  三、合作探究

  读过本文的读者都将发现本文有着一种无与伦比的"淡淡的美",这种美渗透了整个文章的字里行间,那么就让我们从环境和生活来感知它的美。

  1、沈从文的小说独具地方特色,他的题材、人物、自然景色、风土人情、语言,无不涂上"湘西"的标记。题材是从湘西社会生活中摄取的;人物是湘西农村的"愚夫俗子",一批土生土长的"乡下人";景色更是湘西山山水水迷人的美景。沈从文更是描绘风土人情的高手,他画出的一幅幅风俗长卷,婚嫁、习俗、服饰、神话、传说、信仰、礼节......无所不有,无所不奇,使他成为现代中国的"风俗画家"。读罢此文,你认为作者为我们展示了湘西哪些特色?

  请同学们细读第1,2段,说说边城的与众不同之处。

  圈画描写边城环境、风物的句子以及描写人物的句子,讨论概括边城有哪些特点?

  (1)开篇写道"水陆商务既不至于受战争停顿,也不至于为土匪影响,一切莫不极有秩序,人民也莫不安分乐生"--生活环境的太平。

  (2)"这些人,除了家中死了牛,翻了船,或发生别的死亡大变,为一钟不幸所绊倒,觉得十分伤心外,中国其他地方正在如何不幸挣扎中的情形,似乎就还不曾为这边城人民所感到"--环境的僻远使得边城人民不关心或者说不用关心他们生活以外的事情,体现边城之"边"。

  第一段的环境描写告诉我们当地军队"安辑保守",不仅保护民众的安全,军队与军队之间也不起纷争。因而生活在边城茶峒的百姓们可以安居乐业,"水陆商务"也就理所当然的兴盛发达。然而沈从文所处的时代,国家民族衰落危亡,人民挣扎于水深火热中,正如其所写的"中国其他地方正在如何不幸的挣扎中",但是他又特地告诉我们而当地百姓的不幸不过就是损失了些家财至多遭遇死亡大变,于是"边城'就显得特别起来,它似乎是隔离于水深火热中的中国大地,变成了一个世外桃源。人们周围的环境决定了人们对客观生活的认识和对现实采取的态度。

  (3)端午,中秋和过年"三个节日过去三五十年前,如何兴奋了这地方人,直到现在,还好无什么变化,仍旧是那地方居民最有意义的几个日子"--这里说明了生活环境的相对隔离,受外界影响小,习俗保留相对完好。

  端午赛龙船的习俗古已有之。这是端午节最有代表性的一项全民游乐活动。这一项体育竞技活动盛行于整个江南的几个省份。为什么要龙舟竞渡,明间通常的说法是为了拯救投江自尽的屈原。龙舟沿江撒粽子,为的是让水中鱼鳖不食屈原的尸体;同时人们敲打锣鼓,喊着号子,是为屈原招魂。在当时动荡不安兵灾连年的中国,可能唯有这一处地方还保有古老的习俗,并能全民参与了。边城的安定与繁盛可见一斑。通过热火朝天的赛龙舟描写,而体现出边城茶峒虽古老却充满生机活力的特点。

  总结:边城的特点--偏僻、闭塞、幽静、静谧、纯朴、古朴、纯净、和谐、山清水秀、风景宜人、民风纯朴、没有被现代工业污染。一言以蔽之,世外桃源。

2、边城明净的风光,教化着朴实的人们。在小说中,每个人都热情诚实,人人均有君子遗风。"一切莫不极有秩序,人民也莫不安分乐生。"美好的道德情操在这里发扬光大,你认为故事中的哪些情节能表现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