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五 边城 教案(1)
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五 边城 教案(1)第2页

  文学史上的引人注目的地位。

  沈从文也是中国现代小说史上多产的作家之一,一生共出版了《石子船》、《从文子集》等30多种短篇小说集和《边城》,《长河》等6部中长篇小说,他的创作题材非常广泛,反映的社会生活相的广阔,塑造的人物形象也是三教九流,无所不包。他的小说以独特的视角展示了湘西底层人民古朴和谐、乐天安命的生活状态和自在无味的人生形式。"野蛮与优美"交织在一起,作者对这种人生的感情是复杂的,笔端既洋溢着热情,又不时传出一种淡淡的凄凉与惆怅。由对社会政治的疏离,对都市人生的厌倦和对现实人生的困惑,沈从文创造出了一种理想的人生形式,构造着"牧歌式"的边城世界,也寄托了作者的人生理想。

  沈从文创作的小说主要有两类,一种是以湘西生活为题材,一种是以都市生活为题材,前者通过描写湘西人原始,自然的生命形式,赞美人性美;后者通过都市生活的腐化堕落,揭示都市自然人性的丧失。其笔下的乡村世界是在与都市社会对立互参的总体格局中获得表现的,而都市题材下的上流社会"人性的扭曲"他是在"人与自然契合"的人生理想的烛照下获得显现,正是他这种独特的价值尺度和内涵的哲学思辨,构起了沈从文笔下的都市人生与乡村世界的桥梁,也正由于这种对以金钱为核心的"现代文学"的批判,以及对理想浪漫主义的追求,使得沈从文写出了《边城》这样的理想生命之歌。

  中篇小说《边城》是他的代表作,寄寓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是他表现人性美最突出的作品,通过湘西儿女翠翠与恋人傩送的爱情悲剧,反映出湘西在"自然"、"人事"面前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一代又一代重复着悲凉的人生,寄托了作者民族的和个人的隐痛。

  2、《边城》情节

  在湘西风光秀丽、人情质朴的边远小城,生活着靠摆渡为生的祖孙二人,外公年逾七十,仍很健壮,孙女翠翠十五岁,情窦初开。他们热情助人,纯朴善良。两年前在端午节赛龙舟的盛会上,翠翠邂逅当地船总的二少爷傩送,从此种下情苗。傩送的哥哥天保喜欢上美丽清纯的翠翠,托人向翠翠的外公求亲,而地方上的王团总也看上了傩送,情愿以碾坊作陪嫁把女儿嫁给傩送。傩送不要碾坊,想娶翠翠为妻,宁愿作个摆渡人。于是兄弟俩相约唱歌求婚,让翠翠选择。天保知道翠翠喜欢傩送,为了成全弟弟,外出闯滩,遇意外而死。傩送觉得自己对哥哥的死负有责任,抛下翠翠出走他乡。外公因翠翠的婚事操心担忧,在风雨之夜去世。留下翠翠孤独地守着渡船,痴心地等着傩送归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二、感体感知

  课文节选自《边城》第三至第六节,在预习的基础上看节选内容围绕哪个传统节日展开,每节主要写了哪些事?

  明确:端午节。

  第三节叙述了边城人们紧锣密鼓筹备龙舟竞渡的热闹场面。

  第四节讲述了翠翠在河边看龙舟,巧遇二老傩送的情形。英俊勇敢又关心体贴人的傩送占据了翠翠的心。她和傩送相识时说的"大鱼咬你"的玩笑话深深地印在她的心里,从此象征着爱情的"鱼"的意象维系着傩送与翠翠的关系。

第五节讲述翠翠和外祖父看竞渡时巧遇大老天保的情景。祖父拿天保试探翠翠,但翠翠心念所系,全在傩送身上,以至魂不守舍。祖父猜到了翠翠的心愿,看到了翠翠对爱情的执着。这种感情上的执着,以及拒绝其他选择和外来诱惑,让爷爷担心会导致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