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 四下第三单元2减法的运算性质
人教版(新) 四下第三单元2减法的运算性质第3页

一、导入新授

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玩一个凑数游戏。

师:我先说一个数,你们再说一个数,你们说的数与我说的数的和或差是整百数。

师生游戏。

同学们玩得真棒!凑整是简便计算中比较常用的方法,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简便计算。

板书课题:连减的简便计算。

二、探索发现

1、课件出示教材第21页例4情境图。

提问:你能从图中获得哪些信息?

数学信息:李叔叔昨天看到第66页,今天又看了34页,这本书一共有234页。

想一想:怎样计算还剩多少页没有看?(用减法)

2、列式计算。

组织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并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算法。

3、汇报展示。

指名汇报,说说自己是如何计算的。

汇报预设:

方法一:先用总页数减去昨天看的66页,再减去今天看的34页,最后算出还剩多少页没看:

234-66-34

=168-34

=134(页)

方法二:先算出李叔叔昨天和今天一共看了多少页,然后从总页数里减去看过的页数,最后算出还剩多少页没看:

234-66-34

=234-(66+34)

=234-100

=134(页)

方法三:先用总页数减去今天看的34页,再减去昨天看的66页,最后算出

还剩多少页没看:

234-66-34

      =234-34-66

      =200-66

=134(页)

4、拓展提高。

提出问题:你最喜欢用哪种方法进行计算?为什么?234-66-34与234- (66+34)哪种计算方法更简便?

让学生分别说说自己的理由。

师:如果我把234改成266,想一想,这个时候选择哪一种方法计算更简便?为什么?

组织学生自由讨论,发表各自的意见。

5、发现、总结规律。

(1)发现规律。

师:你能像上面这样举出连减的例子吗?

学生举例,如:251-30-70=251-(30+70)或154-68-54=154-54-68。

(2)总结规律。

①交流讨沦:通过刚才这道题可以看出,在计算连减时有多种方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在计算连减时怎样可以使计算更简便。

②总结:可以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也可以把减数加起来,再从被减数里去减;还可以先减去后面的减数,再减去前面的。我们要根据数字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算法,进行简便计算。

③用字母该如何表示呢?

交流后出示:a-b-c=a-(b+c)。

6、即时练习。

完成教材第21页"做一做"。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如何进行简便计算的。

三、检测评价

1、在○里和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运算符号或数字。

146-55-45=146○(45○45)

☆-※-△=☆○(※○△)

624-172-328= ○( ○ )

a-b-c=a○( ○ )

213-○-○= ○(68○32)

2、想一想,不改变运算顺序,谁会计算得快一些?

(1)126-48-52 126-(48+52)

(2)364-(153+47) 364-153-47

(3)685-(228+272) 685-228-272

(四)评价反馈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收获?

师生交流后总结:学习了减法的简便计算,知道了在减法里,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后两个数的和。 二度设计 板书设计:  连减的简便计算

 例1:李叔叔昨天看到第66页,今天又看了34页,这本书一共有234页。还剩多少页没有看?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234-66-34 234-66-34 234-66-34

=168-34 =234-(66+34) =234-34- 66

134 (页) =234-100 =200-66

  =134(页) =134 (页)

 在减法里: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和。

 用字母表示为:a-b-c=a-(b+c) 小结与反思:   减法的运算性质的学习,教材是通过课后练习的形式出现的,就是让学生通过计算类推出减法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我觉得这不利于孩子理解减法的性质,所以我就整合了教材,设计了一些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从不同的解题方法入手,在解决两三个问题之后,再进行比较总结,得出减法的运算性质。而实际上,不管是书上的练习还是数学学习乐园上的练习,都远远超过了这一种类型。所以在教学这课时,我让学生通过一系列的合作讨论,自己发现有哪些关于减法的简便运算题型,给它们起个名字,并通过观察和讨论明白算理,最后让他们在练习中能运用自如,也得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和发现的骄傲。总结减法的简便运算题型有以下几种:

  类型1:

  435-89-135

  =435-135-89

  =300-89

  =211(学生起的名字叫减法交换律)

  用字母表示为a-b-c=a-c-b(a、b、c代表任意数)

  类型2:

  60-24-16

  =60-(24+16)

  =60-40

  =20

  435-49-11-40

  =435-(49+11+40)

  =435-100

  =335(学生起的名字叫减法结合律)

  用字母表示为a-b-c=a-(b+c) (a、b、c代表任意数)

  类型3:

  900-405

  =900-400-5

  =500-5

  =495(把接近整百的数看作整百数和一位数)

  316-98

  =316-100+2

  =216+2

  =218(把接近整百的数看作整百数和一位数)

  用字母表示为a-(b-c)=a-b+c(a、b、c代表任意数)

  教学中我发现对大部分学生来说,能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但也有一部分学习接受能力较慢的学生,在题的类型"变幻莫测"的情况下显得手足无措,这需要我们老师对这些学生因材施教,不能给这些学生布置难度大的题目,先让他们练习一些简单的简便运算,树立起自信后再适度增加难度。今后还要加强对这部分学生的个别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