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数学《第六单元:10~20各数的认识》教案教学设计下载8
一上数学《第六单元:10~20各数的认识》教案教学设计下载8第2页

课题:11~20各数的认识

  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73-74页例1~例2。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正确的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的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重点

  认识11~20各数,数数和数的组成。

  四、教学难点

  理解数位的含义,掌握数的组成。

  五、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次备课   (一)复习导入

  "前面我们学过了哪些数?"分别让学生正数、倒数各一遍,进一步了解学情。出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学习11--20各数的认识。

  (二)新授

1.数数

  出示主题图:图上有什么?你能数出它们的数量吗?选一样数数看。指名数数。

2.教师出示小棒(19根)大约有多少根?

  指名估计。齐数除了我们以前学过的1-10还数到了哪些数?

  生:11、12、13、14、15、16、17、18、19

  3.老师说一个数,你能不能很快数出来?

  想怎样放能让大家很容易看出这是11根小棒?独立摆,指名演示。

  生1:5,6 生2:10,1

  比较一下,哪种摆法能容易看出来,为什么?

  通常我们只要数够10根小棒就捆在一起。

  学生用皮筋把10根小棒捆在一起,左边放成捆的,右边放单根的。1捆有几根?

  1捆就是1个十。1捆是几个十?11根小棒有几个十?几个一?指名讲,同位互讲,指名讲。

  让学生数出13根小棒。怎么数的这么快?13里面有几个十、几个一?指名数,同位互讲。剩下的数你能不能像刚才摆小棒,说组成,同位互相合作,指名反馈。

  4.现在老师又拿出了19根小棒,添上1根小棒,有多少根小棒?(20根)

  小组讨论:20里面有几个十?怎样放能一眼就看出是20根小棒?一起摆一摆,请学生上台。(学生独立捆小棒)。

  5.出示尺子图:(小组讨论)

  你能读出尺子上的数吗?是怎样排列的?10后面是几?16和18之间是几?18和19比,谁大谁小?你怎么知道的?你能不能像老师这样提问呀?同位互相提,指名提问。

  (三)巩固练习

  1.数一数73页的学具各有多少。

  2.从一数到二十。

  3.读读小朋友身上的号码。

  (四)总结全课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啊?

  (五)当堂检测

  74页做一做

1.从一数到二十。从七数到十三。

  2.读一读。

  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基础,为学生提供数数的场景,为学生学习20以内数的认识做好准备,为达成目标1做准备。

  

  引导学生借助数小棒的过程,理解把10根小棒捆成1捆,作为一个计数单位的意义,然后再此基础上边摆边数,使学生感受2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加深对数的理解,为读数写数打下基础。完成目标1和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