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下载《23.马说》教学设计教案(八年级下册新人教版语文)
免费下载《23.马说》教学设计教案(八年级下册新人教版语文)第2页

  《马说》写于韩愈初登仕途之时,他曾三次上书宰相,请求提拔重用,均未成功,郁郁不得志。正所谓"不平则鸣"!课文要读出这种情感。

  【精品课件】出示原文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齐读课文的第1段,教师范读,指名学生朗读,注意重音、停顿、情感。

  (1)从老师的范读中,你感受到了怎样的语气、情感?

  明确:读出痛惜之情。

  (2)为什么要以这样的情感朗读课文?

  明确:作者开篇提出问题"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接着就从反面进行论证,"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正因为如此,所以"故虽有名马,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对问题进行了道理论证。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和生平经历,不难理解作者对"千里马"难遇"伯乐"的痛惜之情。(教师可重点强调段末"也"的意味)

  (3)学生翻译这一段,教师点评并强调重点字词。

  译文参考: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千里马是经常有的,可是伯乐却不经常有。因此,即使是很名贵的马也只能在仆役的手下受到屈辱,跟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不能获得千里马的称号。 (重点字词:故、虽、祗、骈、以、也)

  2.齐读课文的第2段,教师范读,指名学生朗读,注意重音、停顿、情感。

  (1)你选择怎样的感情朗读这一段?

  明确:愤慨之情。

  (2)为什么?

  明确:因为这一段主要写的是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先写千里马与常马的不同,"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又写"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指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接着写"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指出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最后"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对"食马者"的无知发出了强烈的谴责。至此愤慨之情毕现。(教师可重点强调段末"也"的意味)

  (3)学生翻译这一段,教师点评并强调重点字词。

译文参考: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能吃下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所以)这样的马,虽有日行千里的能耐,却吃不饱,力气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