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教案(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
《第13课: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教案(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2页



材料二 资本家故意大量销毁产品,拔掉田里未长成的棉花,宰杀幼猪,把大量牛奶倒入河中,任凭成熟的水果烂在枝头,玉米和小麦被当作燃料付之一炬。

(1)两则材料和资本主义世界的哪一重大事件有关?引发这一事件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结合材料一中的两幅图分析,这次经济危机给人民带来了哪些影响?

(3)面对材料一中图1所反映的社会状况,材料二中的资本家为什么还故意大量销毁产品而不去救济灾民?这种做法反映了什么问题?

【(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2)大量工人失业,就业工人的工资大幅度下降。广大劳动人民讥寒交迫,流离失所。(3)差断资本家要维持商品的价格,保证利润。反映了资本家的残忍和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

2、探究二 罗斯福新政的措施、特点和作用

阅读材料 我和你们都要以这样一种精神来面对共同的困难。感谢上帝,这些因难都只是物质方面的。价值贬缩到难以想象的程度;赋税増加了;我们的支付能力降低了;各级政府都遇到严重的收入减少;在贸易交往中交换手段也被冻结了;エ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 --罗斯福首次就职演说(1933年3月4日)

(1)罗斯福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发表这个演说的?

(2)面对这样的形势,罗斯福采取了什么对策?这一对策的核心措施是什么?有何特点?

(3)这一对策的实施有什么历史作用?

【(1)1929-1933年,美国发生了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2)对策:实行新政。核心措施:对工业的调整(或实施(国家工业复兴法》。特点:采用国家干预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3)使美国经济开始了缓慢的复苏,工业生产有所恢复,就业人数逐步增加,人民生活得到改善;增强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恢复了美国人民的信心,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