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语文选修中国现当代散文鉴赏 豆腐颂 教案3
2018-2019学年语文选修中国现当代散文鉴赏 豆腐颂 教案3第3页

明确:文章写了关于豆腐的:

作用:营养价值高,养颜(3、4节)

工艺做法:泡-磨-滤-添-压(5、6节)

豆腐的历史变迁:汉-宋-清(7、8节)

"豆腐"名称的沿革(9节)

豆腐是"贫苦老实和勤劳"的象征。(10节)

"麻婆豆腐"的传说和做法(11至16节)

3,作家梁容若在困苦中"知道豆腐的价值",及有关"豆腐全席"的见闻和感受(17至19节

作者为什么写"《豆腐颂》"这样一个题目?(写作意图)

明确:作者"颂"豆腐,更重要的是赞颂豆腐具有中国文化精神的一个特征-平易而脱俗、平实而深切、朴素而隽永。

再读文章品味深意

4,作者出生台湾,在北京住过一段时间,但从文章中你能看出她有地域的局限性吗?这看出作者有一种什么心态?

明确:灼灼赤子心,浓浓中国情

5,文中引用了几位作家的话,它们的作用何在?你对这些话又有什么独到的感悟吗?(学生讨论)

六:探究讨论; 还有哪些日常生活中的东西让你想到"中国"?

明确:如中国结,龙图腾,剪纸,饺子等等

总结:

本文运用以小见大,托物言情的手法来表现作者灼灼的赤子心和浓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