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 学年 人教版必修3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教案
2018-2019 学年 人教版必修3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教案第4页

 振、厌食、恶心的表现。发热时机体处于一种明显的分解代谢过旺的状态,持续高热必定引起器官的功能负荷加重,有可能诱发器官功能不全或引起组织损伤。孕妇发热可能导致胎儿发育障碍,是一个重要的致畸因子。对于6个月至4岁的幼儿来说,持续高热容易发生惊厥,相当数量的患儿由此造成脑损伤,如智力落后,甚至癫痫,因此应注意及时采用物理方法或服用药物来退烧降温。

2、提示:内环境渗透压会变小。当内环境渗透压变小时,内环境中的水将较多地通过渗透作用进入细胞内,造成细胞吸水肿胀,进一步导致细胞代谢和功能紊乱。严重时会出现疲倦、周身不适、表情淡漠、恶心、食欲减退、皮下组织肿胀等症状。

3、提示:因为高原空气稀薄,大气压和氧分压低,易造成体内缺氧。这说明外界环境的变化势必影响内环境的稳态。若外界环境变化不甚剧烈,并且机体代偿机制良好,内环境的波动较小,仍能维持稳态;若外界环境变化剧烈,机体代偿机制不好,内环境稳态将受到破坏,就会影响身体健康。

结论:1、 机体对稳态进行调节的能力是有限的,当外界环境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内环境稳态就会遭到破坏。

   2、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思考:在什么情况下葡萄糖才能够正常分解提供能量?在何种情况下酶才能正常发挥催化作用?

三、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实验--"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

生物材料 pH 生物材料 pH 生物材料 pH 苹果 2.9~3.3 牛奶 6.4~6.8 虾 5.8~7.0 扁豆 5.0~6.0 柑橘 3.0~4.0 番茄 4.1~4.4 人血浆 7.3~7.5 豌豆 5.8~6.4 人尿 4.8~8.4 白面包 5.0~6.0 酸菜 2.2~3.5 柠檬 2.2~2.5 胡萝卜 4.9~5.2 人唾液 6.0~7.6 人乳汁 6.6~7.6 玉米 5.0~6.5 鲑鱼肉 6.1~6.3 葡萄酒 2.8~3.8 1、生物材料加入HCl或NaOH后pH的变化更像缓冲液。